两度访德实为罕见
李克强总理去年5月上任后首访最后一站就选择了德国,德国将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一个两度访问的国家。
德国是欧盟核心大国和欧洲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超过1600亿美元,约占中国同欧盟贸易总额的30%,两国人员往来超过100万人次。今年中德两国确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双边关系进入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
继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和7月德国默克尔总理访华后,李克强总理再度访德充分显示中德高层交往密切,两国关系达到很高水平。分析人士表示,如此密集的高层互访在中德关系史上实为罕见。
政府磋商阵容“豪华”
访德期间,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将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阵容“豪华”,各有十多位部长或副部长与会。作为两国层次最高、议题最广的政府间对话机制,此次政府磋商将以“中德创新伙伴关系”为主题,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表示,双方将通过政府磋商细化和丰富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展示双方合作的方向和信心。
作为政府磋商的配套活动,李克强总理将出席由中国发改委和德国经济能源部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并致辞。这一论坛的前身是1997年两国成立的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两国总理都出席了过去六届论坛。王超透露,李克强总理将在致辞中全面介绍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突出中德两国创新关系的共赢内涵。
此外,李克强总理将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闭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峰会将有超过300家中国企业参加,欧洲商界、政界、学界都有重量级代表参加。王超表示,李克强总理将利用这个平台,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未来发展和改革开放举措,阐述中国对欧洲未来合作的整体思路。
汉堡商会国际部部长尼恩施戴特介绍,因为李克强总理到来,汉堡峰会席位已经预订一空,共有500多名商界、政界、学界代表与会,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中欧经贸会议。中欧代表将围绕6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中国经济体制的未来趋势、中国对欧投资是挑战还是机遇、中欧贸易关系的未来、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如何提高中国品牌知名度等。
将签二十余份协议
作为政府磋商成果的集中展示,中德双方将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系统全面规划两国未来合作。
王超表示,《纲要》是中欧之间涉及领域最广、涵盖项目措施最多的双边合作协议,将规划中德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环保、城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创新合作。
中德还将签署20余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和有分量的商业合同,涉及工业、信息化、能源、科教、农业、卫生、航空航天、环保等领域。
此外,中德将就签证便利化提出新举措。目前两国签证的处理时间一般是3到5个工作日,此次磋商后有望缩短到48小时,签证所需材料数量也将缩减。
中德关系“四轮驱动”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表示,中德在政治、经济、人文和国际事务四个方面的合作全面深入发展,中德关系已变成“四轮驱动”。
史明德介绍,中德政府磋商议题覆盖国计民生各个领域,德国各位对口联邦部长将悉数出席。“按德国的话讲,这是两国‘内阁联席会议’。这种磋商机制,在我们同西方国家关系中是唯一的。”
他认为,“创新”是中德关系发展新动力的关键词。“两国已确定2015年为中德‘创新伙伴年’,中国将担任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国。”
谈及具体合作领域,史明德说,德国正致力于实施“工业4.0”计划和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积极推进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与德国“工业4.0”战略有很多契合点。同时,“新四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交通、电动汽车、能源、环保、食品安全、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将成为两国未来创新合作的重点。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