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罗思布拉特(见图)在创建这家上市药企之前,已经靠创建运营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发家。再之前,她是一名专注空间法领域的律师。其实,她不仅在事业上勇于“跨界”,连性别都敢“跨界”——她生来本是男儿身。
从不怕特立独行
近期公布的《美国最高薪CEO 200强》榜单中,仅有11名女性入榜,雅虎公司CEO玛丽萨·迈耶去年总收入2500万美元,惠普公司CEO梅格·惠特曼入账1800万美元,而马蒂娜·罗思布拉特以3800万美元高居女性CEO榜首。
“感觉就像彩票中了大奖,”罗思布拉特接受《纽约时报》周末副刊专访时说。“但我不敢宣称所取得的成就全是一个女人的成就,因为我的前半生是一个男人。”
世界500强中仅有5%企业由女性掌门,最高薪CEO榜单中11名入榜女性的平均收入比入榜男性低了160万美元。在商界上层管理领域,女性本属少数派,变性人更是绝对的“珍稀品种”,但罗思布拉特从来不怕特立独行。
今天的罗思布拉特外表看起来很中性:身材高高瘦瘦,爱穿T恤和工装裤,不化妆,不戴珠宝。1994年她刚做完变性手术时,照片看起来比现在更有女性特征:涂了口红,长卷发慵懒地披散在肩头。但过了这么多年,她已学会随性生活,83岁的老母亲偶尔还会不小心用“他”来称呼她,她也不在乎。
不过她更愿意别人不用任何人称代词,称呼她“马蒂娜”,她的妻子比娜和4个子女在和外人谈到她时就这么说。但在家中,孩子们习惯喊她“爸爸”。
比娜嫁给罗思布拉特33年。当初她嫁的是一个叫马丁的男人,后来他变成了女人马蒂娜,但这不妨碍两人继续相濡以沫。
1995年,做完变性手术不久的罗思布拉特出版了一本小书《性别隔离》,呼吁彻底改造现行的性别区分体制:“世界有50亿人口,也有50亿种独一无二的性别认知。和肤色一样,生殖器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无关。因此,在法律上把人分成男性和女性,就像在法律上把人分成黑人和白人一样错误。”
罗思布拉特不介意自己变性人的身份,但更喜欢自称为“人类超限主义者”,这个群体相信技术可以解脱生理机能对人类的束缚,包括不育症、疾病、衰老甚至死亡。她相信在可见的未来,人类可以超越死亡的限制,“重生”为数据化的存在,使用各种电子商店提供的人工智能程序“重新激活”。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她相信“这很实际,技术上也是大势所趋”。
少年起就想变性
罗思布拉特出生在美国加州圣迭戈郊区一个以西班牙裔工薪阶层为主要居民的社区,他家是其中唯一一户犹太人。罗思布拉特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希伯来语名字叫梅纳什。孩童时代的他会花整个假期埋头苦读黑塞以释迦牟尼生平为蓝本创作的著名小说《悉达多》,但他算不上乖学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了一年后就决定辍学,出去看世界。他听说印度洋岛国塞舌尔美得像人间天堂,于是在口袋里揣上几百美元就出发了。
真正的塞舌尔远非他想象那么美好:他住的小屋地板上蟑螂横行,一开灯,飞蛾和蝗虫又会从窗外蜂拥而入。有一天,他应邀参观一个美国设在当地的空军基地,有位朋友在那里为美国航空航天局追踪卫星。这次探访让他大开眼界,“感觉就像踏入了未来”。他被科技可能跨越的极限所震撼,马上赶回加州,重新入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空间法的专家。
1979年,罗思布拉特在好莱坞一个迪斯科舞厅遇到比娜,对她一见钟情。“我们跳了舞,又坐下来聊天,从此就一直在一起。”
他们之间本来就是一场“跨界”之爱:罗思布拉特是白种犹太人,正在攻读法学博士兼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比娜是非洲裔美国人,当时是一名房地产中介。但两人也有一些共通之处:都是单身家长,罗思布拉特有一个3岁儿子,那是他在肯尼亚一场艳遇的结果,比娜也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女儿。
两人结了婚,很快又有了两个爱情结晶。1983年,罗思布拉特离开待遇优厚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带着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他开发出一套革命性的汽车导航系统“吉星”(Geostar),然后拿着之前赚的钱创立了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
虽然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罗思布拉特没有忽略从少年时代就深埋心底的一个声音:他想变成女人。
他一直等到确定比娜不会离开他,才把这个秘密愿望告诉她,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比娜的第一反应和任何妻子一样,十分吃惊,因为在她和亲朋好友眼里,丈夫身上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种倾向”。
罗思布拉特对自己性别错置的认知也不同于传统解释:“在我脑海里,我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一个女人,但是在性上面又受女性吸引。”
比娜很快转过弯来,她这样回答丈夫:“我爱的是你的灵魂,不是你的皮相。”
“我太幸运了。”罗思布拉特回忆起来充满感恩,“真的好幸运。”
马丁变成马蒂娜
从马丁变成马蒂娜的过程很漫长,要注射荷尔蒙,还要接受冗长的心理咨询,以确定想变成女人的愿望不是一时冲动。罗思布拉特也试着让越来越多的周边人逐渐习惯变化:她穿着女装,先是和比娜出门,然后和朋友聚会,最后是和孩子和他们的同学朋友一起度周末。
孩子们承认,那是一段难堪的日子,他们在学校会遭到这样的嘲弄:“你们家现在谁穿裤子?”邻居们也纷纷搬家。
加布里埃尔是罗思布拉特与比娜的第三个孩子。他记得11岁那年,爸爸选在两人一起逛商场时告诉他做变性手术的事。他当即问道:“那你还会是我爸爸吗?”罗思布拉特回答说:“我还会是你的爸爸,这一点不会变,我只是在生理上改变自己,像蝴蝶那样蜕变。”
孩子们长大后曾详细讨论过父亲的抉择。他们曾经困惑,既然罗思布拉特没有改造自己的生殖器、把自己变成一个世人眼中“真正的女人”,那么,何苦要让自己和家人经历这么痛苦的一个过程呢?但加布里埃尔最终选择认同父亲,“她做了她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且这也反映了父亲一生践行的理念:不甘受条条框框约束,努力跨越一切界限。
“有时候身体力行地树立榜样是必要的。”加布里埃尔说,“假如仅仅是靠说辞来打动人,或者只是做一些哲学的探讨,传递出的信息不会如此强有力。”
为治女儿建药企
1990年,家中最小的孩子、7岁的杰妮西斯被诊断患有一种罕见病症“原发性动脉高压”(PPH),表现为心脏和肺部之间的血液流动不畅,常常因此晕倒,每天到了睡觉时间,得由一个大人抱着上楼进卧室,因为她爬不了楼。
这是种不治之症,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两年内死去。当时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一种叫依前列醇的静脉注射药,每天间断性地通过便携式注射泵给药。
1994年,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已经上市,罗思布拉特变得更富有,变性治疗也在进行中,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努力的,小女儿的病痛成了她人生中的新挑战。
罗思布拉特卖掉自己在天狼星公司的股份,用300万美元创立了“PPH治疗基金会”。她定期到国家卫生研究所和国会图书馆等学术机构查阅医学资料,努力了解与该病相关的知识。
她想找到一种比依前列醇更方便、更安全的适用药物,但拥有依前列醇的药企不想再费劲投入研发,因为市场太小。于是,她和一些愿意为救治同类患童而尝试新药物的家长们携手成立一家药企,自己当CEO,把已退休的依前列醇专家詹姆斯·克劳请来当总裁和运营总监。
联合制药公司设于马里兰州银泉,1999年上市,当时股价12美元。2013年,罗思布拉特终于取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许可,推出口服药片形式、不需要静脉注射的PPH新药。此消息一出,联合制药公司股价飙涨50%,目前已经升至每股112美元。
联合制药公司现有729名员工,市值估价53.4亿美元,规模上还不能与世界500强企业同日而语。但罗思布拉特拥有公司7.5%的股份,而且把年薪与公司股价绑定,这就是她3800万美元收入的由来。
虽然PPH依然无法治愈,但结合联合制药和其他公司的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多活许多年,30岁的杰妮西斯如今在罗思布拉特公司中任职。联合制药致力于利用各种尖端技术成果来研发旨在延长人类生命的疗法,包括干细胞研究、跨物种器官移植等。罗思布拉特开了一家养猪场,希望2020年前完成一例成功的猪-人器官移植手术。 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