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域丛林:与珞巴美食亲密接触
萌萌
  文 / 萌萌

  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深沟窄涧中的南伊珞巴民族乡,村落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抬眼望,山顶白雪与浓雾结伴萦回;侧耳听,阵阵松涛中夹杂着鸡鸣狗叫声;漫步行,河谷平野里三五成群的牛马在明媚阳光下悠闲吃草。这里生活着我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珞巴族。我们在南伊沟琼林村一家名为“珞巴民俗体验馆”的家庭旅馆里,亲身感受了珞巴族独具特色的民族餐饮。

  米林美味珞巴鸡

  六七月份是南伊沟最美丽的时节。汽车行驶在南伊沟的山间小路上,路旁的风景令人陶醉,植被郁郁葱葱,南伊河蜿蜒曲折,山间的鸟叫声、微风拂过树枝的“沙沙”作响声,以及泉水撞击石头发出的“叮咚”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美妙绝伦的自然交响曲。走着走着,一排排整齐的红顶民居,一户户精致的田园家院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在晨光的沐浴中,牛和藏香猪在其间悠然地踱着步子,这里的一切都让人觉得那么平静、祥和,仿佛世外桃源,这就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

  今年48岁的马亚已经放弃了世代狩猎的习俗,当南伊沟成为西藏旅游景点后,他和妻子雅娘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一家农家乐店,并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珞巴民俗体验馆”。马亚说,春天上山采集野菜和菌类,夏天去参加传统的狩猎野牦牛活动,平时去南伊沟内采集名贵药材和食材,那是他最擅长的菜肴——野蘑菇炖土鸡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他最开心的就是在自己的农家乐店里,向慕名前来吃饭的朋友端上“炖土鸡”、“炒鸡蛋饼”、“炖藏香猪”等美食。他的妻子雅娘也是珞巴族,雅娘对丈夫的事业很支持,每天在灶旁台前忙着做饭和招待客人。

  走进马亚家的餐馆不一会,飘香的珞巴鸡就端上来了,这碗珞巴鸡除了鸡肉和蘑菇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佐料,就像我们家里煮的鸡一样。舀了一碗鸡汤品尝,哟,太鲜美了,咽下去,觉得有一股很浓郁的香味。我夹起一块鸡肉吃着,感觉非常鲜嫩,嚼的时候完全不塞牙,鸡肉的纤维很短,居然感觉不完全像鸡肉,再尝一口,竟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的鲜美,只觉得吃过之后满口生香。

  我问马亚,为什么珞巴鸡会这么香?马亚告诉我,珞巴鸡生长在二三千米以上的高原上,由于珞巴鸡生长在低压缺氧环境,在长满鲜花的野生环境中放养,它的生存能力非常强,而且珞巴鸡的飞行速度很快,能飞得很远。加上米林(米林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药洲)这个地方野生药材种类繁多,虫草、红景天、当归、雪莲等名贵药材遍地都是,珞巴鸡在野外经常吃中药和昆虫,所以肉质自然也就十分细嫩,有着草原鸡的自然、乌鸡的滋养和珍珠鸡的玲珑,而且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因此说它是美味佳肴恰如其分。

  过去的珞巴鸡只是珞巴人祭坛上的供品,如今已成为了珞巴人致富的金鸡。善良纯朴的珞巴人,为了不改变珞巴鸡的品质,坚持原始放养的方式来发展珞巴鸡。吃过珞巴鸡,走在米林的高原上,眼前是群山叠翠,云雾缭绕,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珞巴鸡的香味。米林珞巴鸡,怕是神仙也抵不住它的诱惑吧?

  石锅煮出人间味道

  在马亚家的院子里,有一间大约100平方米的屋子,里面陈列着过去珞巴族传统的竹弓、长剑等生产用具,以及锅灶、服饰等生活用具。墙上还挂满了反映珞巴族历史的老照片,俨然是一座小型的博物馆。马亚说,游客可以在这里一边用餐,一边了解珞巴族的历史和生活变迁。

  珞巴人称石锅为“可”,过去是他们唯一的炊具,煮饭、烧水、酿酒全靠它。由于地处丛林峡谷,过去一直不通公路,外面的金属制品难以传进来。最初珞巴人是把粮食装进湿竹筒里烧熟了吃。后来,他们发现把玉米糊摊在薄石板上可以烧出香喷喷的饼来;再后来,他们就在石头上凿出大圆窝窝用以煮食物,于是产生了最初的粗陋石锅。渐渐地,石锅被制作得又薄又耐用。

  在被誉为白度姆女神、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峭的悬崖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皂石,它质地软绵,呈灰褐色,是耐2000摄氏度高温的工业原料。珞巴人利用皂石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但是,在没有现代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制作石锅相当费劲,原始粗糙,工效甚低。

  珞巴人制造石锅的全过程是:选好材料后,先用铁斧在崖壁上挖出一块皂石,砍去四周,呈圆形,砍去多余部分,留足所需尺寸,然后用铁钻从中向外一凿一凿地掏空,再细心地用小铁钻凿去除锅壁上多余的部分,铲平锅壁和底部,使其平滑。稍有疏忽,石锅就有被打碎的危险,前功尽弃,因之,造石锅者多为性情温顺的老人,道道工序相当谨慎小心,生怕出现意外。

  造一个直径60厘米的石锅,需要12个工日。凡是圆锅,锅的两端中间部位都留有两个端手,便于端锅。石锅上下一样粗,壁薄底厚,一般锅底厚1.5厘米。烧菜的小石锅,小巧玲珑,椭圆形,直径30厘米左右,高约25厘米,有20厘米的长把。供婴儿煮粥的石锅呈圆形,直径10厘米左右,留有长手柄。烙饼也使用皂石板,直径35厘米,板厚2厘米。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年代,珞巴族制作石锅难度相当慢,收入也相当丰厚,一个直径超过50厘米的石锅可换回60升食盐,3个大锅可换回一头奶牛,珞巴人安布曾用一个大石锅换回23个银元。如今,一个好的大石锅,至少可以卖千元以上。

  石锅煮饭烧菜,传热很慢,散热也慢,烧出的饭菜味美可口。煮一锅肉菜慢慢下酒,可以享受很长时间,饭菜也不会凉。在我看来,这种温火慢炖的炊具,正适合深山密林中逍遥自在的生活环境,同时散发怡然自得的浓厚民族情调。尽管铁锅、铜锅和铝锅等相继输入当地,但石锅仍是珞巴人的当家灶具。一些聪明的珞巴人还把石锅当成一条致富的路子,背出山去卖到拉萨等地,让城里人在追忆远古历史的同时品尝一下昔日的石锅菜肴风味。

  记忆深处的游猎

  喜马拉雅山南麓气候的垂直变化,使南伊沟的高山峡谷地区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狩猎和采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森林茂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豹子、野牛、野猪、狗熊、猴子、麂子、獐子、水獭、山鼠等野生动物种类很多,此外还有各种飞禽,如野鸡、鹧鸪、马鸡、鹞、鹰等。

  今年46岁的达仪小时候曾亲眼目睹了全村集体围猎的壮观场面,当他回忆起那些场景的时候,眼中依然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过去那种大规模的集体出猎每年只有一到两次。一般是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此时野牛从高山向低处转移,或从低处向高山转移,会途经村子附近。出猎那天,全村身强体壮的男子带着弓箭和猎犬,在全村最优秀猎手的带领下到达猎区。领队把人分成两个小队,其中一队的成员为优秀射手,埋伏在野兽可能经过的地方;另一队的成员为狩猎经验缺乏的青少年,他们与前者相对,在一定范围内围成半圆形,人喊犬吠,借以驱赶野兽,把包围圈缩小。野兽一旦走到猎手埋伏的地方,就遭到伏击,毒箭齐发。如被射中,百步立毙。

  达仪从20多岁开始狩猎生涯。他从墙壁上取下一顶帽子戴上,背上箭筒,带上竹弓,腰间挎上长刀,瘦小的身体立刻显得威武雄壮。

  达仪的房间里还有一个用竹片做成的套子,是用来套野鸡的。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猎物,也有不同的打猎方法,如设陷阱捕捉狗熊和野猪、设地箭射野牛和獐子、设大木笼捕捉猴子等。其中有一种工具叫“石压子”,大的“石压子”用来压狗熊,须架起较粗大的树干,上面放上巨石。初春时节,狗熊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身体虚弱,求食心切,尤其喜欢吃兽肉、兽骨之类。猎人就把牛蹄骨等放在“石压子”下,当它前来吃兽骨时,触动机关,巨石就会把它压住。

  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狩猎生涯,达仪说打猎是很苦的,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有时长达10多天都要呆在山上,吃干粮,喝山泉。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保护野生动物,实行禁猎,达仪就再也没有上山打猎了,伴随他多年的刀和弓箭如今静静地躺在家中的角落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阳光天地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生态上海·秋之韵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专版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晚报/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雪域丛林:与珞巴美食亲密接触
新民晚报吃遍中国/好吃周刊B12雪域丛林:与珞巴美食亲密接触 2014-10-09 2 2014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