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医苑/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肛令她重拾生活信心
林谋斌
  ◆ 林谋斌

  来自新疆的金女士被诊断为直肠癌,因肿瘤位置距肛门很近,辗转多家医院都被告知手术切除肿瘤需要挖除肛门,今后只能通过造瘘口排便。想到今后生活的不便,加上肿瘤复发的阴霾,金女士对生活近乎绝望。

  我国大肠癌中直肠癌约占60%,且以低位直肠癌多见,大多可在直肠指检中触及肿块。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直肠癌最关键的手段,但既往对肿瘤下缘距肛缘<5cm的肿瘤,常规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需要挖除肛门,患者术后只能通过在腹部的造瘘口进行排便排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这类肿瘤下缘距齿状线小于2cm(距肛缘<5cm)的超低位大肠癌,运用传统手术是无法保留肛门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应用腹腔镜下内括约肌切除术(ISR)解决了这一难题。ISR是基于对解剖的深刻认识:直肠末端肛门处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其生理功能是协助排便,对于肿瘤局部浸润局限于直肠壁内或内括约肌内的患者,手术切除内括约肌(或上1/3~1/2内括约肌)后,患者的远切缘(即肛缘)可延长2.2cm,因而可以根治肿瘤而不需要挖除肛门,同时只要患者术前还没有出现排便障碍,术后经过功能锻炼,肛门的功能也可以保留。

  经过对金女士详细的术前评估,其肿瘤局部浸润局限于直肠壁内,且尚未出现排便功能障碍,可以进行ISR手术。而医师为她设计的手术方案是经TEM(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和腹腔镜双镜联合的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标本通过肛门这一自然孔道取出,完全避免了腹部切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无切口的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第三天,金女士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流质食物,出院前,护士指导她进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锻炼。ISR是目前超低位直肠癌侵犯内括约肌的唯一可行的保肛方法,据文献报道,ISR的局部复发率仅为2%~11%。医生为金女士制定了化疗方案,她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作者为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周一上午在腾越路450号专家门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化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专版
健康生活 防范肺癌
保肛令她重拾生活信心
骨折术后多久是关节功能康复最佳期
新民晚报医苑/康健园B02保肛令她重拾生活信心 2014-11-17 2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