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参与这事情的人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多年后回头看,更是这样。我觉得,港交所和上交所的合作非常愉快。我想,再也不能找到上交所更好的合作伙伴了。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双方没有太多异议,共同推进得很顺利。”
沪港通一路走来,过程并不简单。李小加还是借用“1117号列车”来形容自己的心路历程:“信心从来没动摇过,筑桥者希望早点通车。通车时间有点调整,短期内情绪上上下下是很正常的。现在看来,那都是历史细节。”
李小加认为,沪港通两个最大的“无名英雄”是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因为它们在这里面没有利益,却给自己肩膀上带来非常重要的监管责任。以前是各管各的,现在就要紧密合作、共同监管了。但是,我相信,‘沪港通’的潜力无穷。”
谈到沪港通开通后的监管问题,李小加坦言,市场连在一起后,光靠开会还远远不够,港交所和上交所互派专门人员。随时有问题,大家就在一起工作。每天都有各种报表,及时汇总相关情况供评估分析。
未来,沪港通之后,还有什么更大的合作空间呢?李小加说:“合作空间可以有很多。我的想法是,问对方有没有梦想,我们能帮助他去实现。双赢这个词很容易说,但是不要先想着自己能从合作中得到什么,首先要知道对方有什么梦想。这一点上,我们已经有共识,香港和内地的优势都很明显。”
至于开通首日到底是沪股通交易量大还是港股通的交易量更大,李小加说自己并不特别关注。也许有人会担心,北向的交易多了会不会带走香港的钱,或者南向的交易多了会不会带走上海的钱?李小加直言,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市场的资金都是不停流动着的,而且这种流动一直处于加速中。经济基本面决定了资金流动的方向,其他因素只能影响流动的速度。
“在设计和准备‘沪港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谨慎的原则,尽量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和风险,尽可能地降低对投资者的限制因素,最终就是想让大家的投资之旅可以安心、顺畅。”
正如李小加在“写在1117号列车启程前的心里话”中写到的:“作为这趟列车的筑路者之一,我的心中此刻百感交集,有激动,有期盼,也有紧张,有忐忑……现在,一个全新的旅程即将开始,我衷心祝愿搭乘沪港通列车的每一位乘客旅途愉快、心想事成!” 特派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