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的校园、繁花似锦的工厂、绿荫华盖的宾馆、创意绿空间的企业大院,这些单位因绿化而美丽,因绿化而焕发生机,因绿化而充满活力。上海市花园单位的创建让申城许多围墙里的空间成为生态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窗口之一,使得这些单位的绿化成就得到肯定。这项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多年来坚持的常态工作,到目前已硕果累累。
花园单位知多少
“上海市花园单位”(以下称“花园单位”)是上海单位绿化市级最高荣誉。花园单位是在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的基础上评定出来,本市共有绿化合格单位2780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花园单位”创建评定工作以来,目前已有998家单位荣获“花园单位”称号。
在花园单位创建的过程中,紧紧按住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把花园单位的创建纳入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轨道上,发动全社会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创建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花园单位的类型呈现多样化,由早年以工厂企业等老牌国有单位为主,转变为机关事业、教育、部队、社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渗透到各个领域。2014年获评花园单位的名单中,教育系统单位占比达6成,这体现了大部分学校注重教育与绿化的融合;在地域上,从原来的城市空间向乡村发展,很多乡镇单位也加入到创建队列当中,实现了中心城区和郊区单位的城乡联动、同步发展。
品质提高更长效
近年来,花园单位已成为申城绿化空间的一部分,不仅成为单位职工的生态福地,一些花园单位更是主动打开围墙,向社会敞开,让市民群众共同享受大树繁花。
这些花园单位具备较高的品质,体现在规划设计理念先进,在单位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合理的绿化布局;积极融合文化和发展理念,体现所在单位的个性与特色;绿化布局更趋合理,植物造景手法应用丰富;创建工作机制趋于完善,养护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同时,单位绿化越来越多地应用城市园林绿化新优技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立体绿化、更加注重节能环保理念。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表现手法如花境、春景秋色、立体绿化等在单位绿化已屡见不鲜。
花园单位的创建不仅大大提升了生态环境,而且吸引了广大职工和社会群体爱绿护绿,共同浇灌身边的绿荫。每年各个单位的创建积极性非常高,形成了一股来自全社会的合力,申报单位高度重视,把花园单位创评工作当作优化单位环境、提升单位形象的大事来抓,保障前期合理设计、建设和养护投入,作业单位精心养护;各区县绿化管理部门主动提供绿化技术服务和指导;2014年新出台的《上海市单位绿化评定办法》、新修订的《评定标准》积极引导,并以明确的复查机制共同保障花园单位建设管理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一草一木蕴内涵
可以说,新获评的42家花园单位,因为符合新标准而体现出了更高的品质,公园化、园林式、生态空间的特点非常明显。
上海原平路灵石路附近的小区居民,每天晚上饭后有个很不错的散步沐氧的好地方,那就是在原平路55号上的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这个北临晋城路、西抵高平路、占地面积53400平方米、绿化总面积19594平方米、绿地率37%、绿化覆盖率40%的生态空间,造就了一个花园式的单位。在设计中以上海市花园单位的绿化评定标准为指导,紧贴学院主题,以景观提升学院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景观设计人性化,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需求和参与共建。如今走进学院,一座大型的山水景点瀑布声声,流水潺潺,鲜花烂漫,烟雨正朦……围绕教学楼展开的绿色空间故事,有天方地圆带领的人文景点、满足科普和学生学习求知要求的百草园以及银杏大道、水杉大道、玉兰大道、中庭绿化等,更有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特色绿化空间,而太阳能等生态养护的手段也悉数用上。院长党委书记黄群、分管院长方明以及后勤保卫处主任顾斌等早已是“绿化迷”和“绿化控”了。摘得上海市花园单位后更是铆足了劲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呢。
上海古镇罗店镇上的上海宝山美兰金苑养老院的绿化空间,足有上海凯桥绿地这么大,绿化面积达到了41000平方米,绿地率达60.38%,绿化覆盖率达到65%。在创建花园单位的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不同地块种植不同的树木花卉,达到了植物配置符合生物学特性和造园艺术的要求。可绿面积达到了100%,绿化布局合理,环境清幽。
今年的花园单位品质之高可以说是达到了30多年来的一个新高峰,全市各个区都有一两个非常拿得出手的单位,浦东新区更是达到了8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绿化面积156267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3%,各类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水生植物多达165种,天鹅、野鸭常年在此建巢生存,5-6类鸟类常驻学院。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绿化总面积为1030万平方米,绿化空间全场绿意生机盎然四季常青,启航大道春景秋色连绵起伏,南立交景致大气美观,错落有序,航站楼内景独具匠心闻香见绿,这座花园式空港目前与绿化环境密切相关的ACI全球旅客满意率测评指标攀升至全球235家机场中的第4位。
绿荫天地单位景,满园春色宫墙柳。具有近35年历史的“上海市花园单位”创建工作,是上海群众绿化的一个品牌项目之一,按照创建规范优胜劣汰,产生的近千家花园单位成为申城大地上一颗颗宝贵的绿色明珠,不仅为各单位的职工提供了绿色工作场所,更为城市营造了一片生态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