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
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就俄罗斯跨欧亚铁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问题达成了共识。
2014年3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4月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2014年5月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的启用,标志着中哈两国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4年11月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2014年11月
习近平主席11月18日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
2014年12月
20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及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
中国-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信项目负责人 潘光
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具有重要意义和全球影响。
适应经济形势
兼顾各方诉求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适应世界和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调整期。全球经济的疲软及其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导致各国经济的外部发展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外部需求的下降削弱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动力;全球资源需求和价格逐步回落,对中东、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等资源出口型经济模式造成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全球范围和地区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寄予厚望。“一带一路”建设适逢其时,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其次,“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欧亚各国、乃至全球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要求。例如,欧亚经济合作中仍存在实体经济合作薄弱、资源合作比重过大、贸易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以资源合作为代表的粗放模式严重制约欧亚洲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难为欧亚各国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涵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贸易通道经济带,更重要的在于其实体经济层面上的产业带、产业链和价值链。“一带一路”建设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是经济合作崭新的发展思路与合作模式,符合欧亚、乃至全球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要求。
再次,“一带一路”建设兼顾了所有参与国的利益关切与合作诉求。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对经济合作的利益诉求不尽一致,在经济合作中的收益也有所差别。如不能兼顾各方的利益,就难以形成经济合作的共识和动力。目前,资源出口型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模式的要求极其强烈,希望通过经济合作推动其国内经济转型的进程。“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将参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需要指出,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达5000亿美元,还有大量的对外产能转移,这必将对“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辐射作用强大
促进人文交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将影响沿带、沿路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将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安全架构和人文交流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其一,“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和显著的包容性特征。历史上的陆海丝绸之路从来就不是单线的,而是多路线的。在科技和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不可能是一条线,而是多线的,并且通过陆路、水路和空中形成立体发展态势。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往往局限于沿路地区,因为骆驼和马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凭借高速铁路和公路、大型航空器、远洋轮船和互联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对整个欧亚大陆、非洲、大洋洲,乃至全球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延伸作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促进了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的交流,推动了区域合作。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二,“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安全保障,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合作体系将有利于全球新安全架构的建立。2014年“亚信”峰会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提出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亚洲新安全观虽然冠以“亚洲”这一地域范畴,但实际上指明了为“一带一路”建设、乃至全球的和平发展构筑新安全架构的方向。当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需要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安全合作。
其三,“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极大地促进全球范围的人文交流。古丝绸之路的影响,既表现为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也表现为与贸易紧密相连的文化交流使多种文明互相交汇、融合。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并非仅仅是经济问题,而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底蕴。“一带一路”建设要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是最为重要的。“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又必然进一步促进各种文明的对话互鉴和全球范围的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