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和上海科技传播学会等共同发布“12月科学流言榜”,戳穿了部分披着时令“冬季外衣”四处忽悠惹得人心惶惶的谎言。
流言一
冬天骨头就变脆
人骨骼矿物质密度在冬季降低,部分骨头会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冬天骨折的很多,尤其是中老年人。
真相:这种说法属于偷换概念。天冷时很多人出门运动少,受太阳光照射时间也少,的确会影响到钙、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体内钙质流失较大,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人体的骨骼在冬天变脆。因为人体冬天运动少、晒太阳少导致骨骼出现的钙流失等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春、夏、秋三个季节弥补回来。另外,人体骨头变脆也是一个长时间渐变的过程。
那么为何冬天会出现更多的骨折患者呢?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冬季很多地方天寒地冻,地面也常常变得更加坚硬,在冰雪天中更加容易让人滑倒;其二是当进入寒冷的冬天,人穿的衣服变厚,行动更加笨拙,中老年人尤其如此。因此,冬天比其他季节更容易滑倒摔跤,更容易骨折。
流言二
老人要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老年人都应该长期坚持服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这是真的吗?
真相:高胆固醇会提高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已经被国内外科学界所证实,老年人可以通过服用降胆固醇药物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风,这个观点在国内医学界也是一种基本共识。美国医学会最近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
不过,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事实上,胆固醇对人体而言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恶棍”,只有过量才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人体胆固醇含量过高,药物并不是唯一的办法,通过合理健康的饮食也可以做到,例如多吃素菜,平时坚持少油少盐,减少肉食摄入就是比较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流言三
静电损害性功能
“大约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都与静电有关,静电还可致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下降,继而引发流产或早产,抑制中老年男性的性激素生成,引起早衰及男性性功能减退”。这种“有理有据”的网络科学帖可信吗?
真相:人体静电是由于人身体上的衣物等相互摩擦产生的。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冬天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较大。
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压有所不同。干燥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
实验证明,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所以,一般冬天人体身上带的静电是不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
流言四
小太阳电暖器辐射导致流产
“亲爱的要记住,功率越大的电器辐射越大哦,所以在怀孕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使用小太阳电暖器……”网上的这句“体贴话”是真的吗?
真相:小太阳电暖器的电压是220伏,这个电压是不可能产生X射线这样的能让孕妇流产的高能射线。X射线一般需要5万伏的高电压,这种高压电源基本上要1万块钱一个,只有这种特制的高压电源才可以激发出来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市场上这种100多块钱的小太阳没有使用这种高压电源的。用户可以放心,电暖气不会产生让孕妇流产的射线。
同时,红外线也不可能让孕妇流产。不过,使用时间不要太长,毕竟很多小太阳电暖器根本没有通过国家3C认证,属于不规范的电器,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电磁辐射散发出来。若是通过3C认证的小太阳,是很安全的,不会引起流产。
流言五
冬季防冷给汽车方向盘“穿衣”
天气转凉,人们穿起了冬装,不少车主给汽车方向盘也穿上了一层“厚衣服”——方向盘套。套上方向盘套之后,手是不冷了,可是驾车时尤其是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打方向盘时,却会出现“手滑”。如此行车安全吗?
真相:实验时,我们将方向盘套套在方向盘上,大小刚好能与方向盘匹配。实验者在方向盘套上贴上白色胶带,作为记号。行驶半小时后,白色胶带偏离原先的位置足足有2厘米。
由此可见,即使有防滑设计,方向盘套还是会发生打滑。原来,方向盘装上方向盘套之后,会减小方向盘和手之间的摩擦力,还会使得方向盘的周长和直径变大,降低驾驶员手感。方向盘套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防滑花纹因为磨损,防滑功能会大大下降,无法有效贴合方向盘。遇到紧急情况,方向盘套容易脱手打滑,造成不必要的险情。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