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信息中心主任何承介绍,即将于春节后正式向公众发布的上海中心城区拥堵指数,是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概念性数值,取值范围为0-100,其中0-30对应畅通状态(一级,绿色)、30-50对应基本畅通状态(二级,黄色)、50-70对应拥堵状态(三级,橙色)和70-100对应严重拥堵(四级,红色)。拥堵指数将发挥预警、预示和诱导作用,“超过50便报警,超过70以上将出台更为严厉的管理举措”。
根据先前对2014年拥堵状态的测试和分析,本市42个快速路交通指数区域中,高峰时段拥堵系数大于50、累计拥堵时间大于1小时、超过100个工作日拥堵的达8个区域,主要集中浦西西部及西南部;在68个地面道路指数区域中有15个区域,主要集中在内环内以商圈及医院为中心的区域。这些区域构成了本市常发性的严重拥堵区域,其中个别区域的严重拥堵已经超过240个工作日。
据介绍,快速路严重拥堵的8个区域包括延安高架路双向(外环线至延东隧道)、沪闵高架西向东方向、内环高架西南段双向、南北高架双向(共和新路到鲁班路立交)以及济阳路南向北(外环至内环鲁班路立交);地面道路严重拥堵的15个区域为:闸北公园、新华医院、瑞虹新城、四川北路商圈、人民广场、新天地、南京西路商圈、瑞金医院、静安寺、五官科医院、中山公园、延安路江苏路、上海影城、徐家汇、龙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