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2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测量幸福的意义
郁晶陶
  郁晶陶

  当年央视记者追着人问“你幸福吗”,被网友一阵恶搞,但“幸福不幸福”这个问题,确实让许多人试图一窥究竟。

  近日,某调查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份《国民幸福报告2014》,问的是受访者的“主观幸福感”,具体问题跟当年央视的类似,有些简单粗暴:“总的来说,您现在觉得幸福吗?”最终结论是:山东人民最幸福,收入越高不一定越幸福,学历越高越不幸福,已婚人士幸福感最高,“60后”成为最不幸福人群……

  幸福,实在是一个主观色彩太过浓厚的词汇,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恐怕都不尽相同。这些年来,专家们为了测量幸福可是动足了脑筋,因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不能仅凭GDP来衡量国民生活满意度。2011年,经合组织发布了一项名为“幸福指数”的在线测试工具,这项指数涉及收入、就业、住房等11个因素,结合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显然比简单问一句“你幸福吗”要精细得多。尽管如此,这项指数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测量幸福的意义是什么?经合组织的“幸福指数”,是希望为改进公共政策提供参考。为了提高效益,企业也有测量员工“幸福指数”的需要。美国富国银行的高管引入“快乐暴躁率”,用以衡量快乐员工和暴躁员工的人数之比,因为他们认为,快乐的员工比不快乐的员工更有可能做正确的事。

  而诸如《国民幸福报告2014》之类的调查,除了未必准确地描绘各种人群的幸福感之外,还想着要“对构成幸福的密码进行解读”。然而,山东人民最幸福的原因,难道只是报告所说的“房价收入比低”?学历高而幸福感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可惜,报告浅尝辄止,充满猜测,得出的结论和问题同样简单粗暴。所谓“幸福解码”,总不见得让幸福感最低的贵州人都搬到山东去,让博士们都放弃自己的高学历吧?何况,所在人群的总体情况并不能倒推到个人身上。

  幸好,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并不会受到这些严谨指数可疑的“幸福指数”的影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向奉献致敬  给好人拜年
   第A17版:向奉献致敬  给好人拜年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俱乐部
   第B06版:广告
不让中介腐败吞噬改革红利
抢红包
测量幸福的意义
爱从来不是赢来的
“拾遗不报”不能等同盗窃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测量幸福的意义 2015-02-16 2 2015年02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