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起源于大学生创业的公司,靠什么做到风生水起兴旺发达?
借八万元钱创业
2001年,还是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的伏彩瑞,靠一台电脑创办了“沪江语林”。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创业,虽然不断遭遇各种挑战、困难和质疑,但他坚持不懈地带领团队,专心致志地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专业有效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不仅提供英、日、法、韩等十多种外语教学,还提供上海话、广东话等方言教学。2009年初,首个网络社区外语学习平台——“沪江网校”脱颖而出。他告诉记者:“我是借了8万元钱走上创业道路的,最窘迫时我还向员工借了1800元钱发工资呢。但我最初的创业并不是为了钱,这绝不是矫情。比尔·盖茨为什么伟大?其实他早就有个梦想,让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台PC,而不是IBM这种笨重的商业计算机;乔布斯、戴尔等商业巨人都是如此,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形成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赚钱。”
并非办网络培训
虽说伏彩瑞是沪江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但他却说沪江网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企业,而是一群人的企业。这群人在一起,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我创业的时候也就20多岁,没有工作经验,身上没有故事,没有神话,什么都没有。带领团队靠的是真诚,跟大家同进同退,一起选择方向。”
虽然选择了在线教育作为创业平台,但伏彩瑞坚持认为,把一家做教育的公司做成最赚钱的公司,是不可能的。公司的目标是要让更多人有机会尝试和享用互联网教育。他说:“传统的培训,以卖出一个课程、得到一个学生客户,才算是和他产生联系。但沪江网的模式不是这样的。假如你十年前参加了一个线下机构的培训课程,你现在还会去吗?你离开之后就基本不会去了,因为它和你只有短暂的教学关系。但你的母校如果要搞校庆,那么你还会回去,因为同学之间、老师之间还会有联系。正是从这一点来说,沪江网不是培训机构。”
从网站转向平台
目前沪江网的收入构成来源于网校、电商、广告三部分,占比为4:4:2。由于网站开始向平台转型,未来电商占比可能会有变化。伏彩瑞说,对沪江网来说,首先是要满足海量用户的需求,在拥有海量用户基础上再切割细分市场。为此,沪江网的很大精力是解决课件开发。在线教育的学习需求垂直细分,沪江网主要针对海量用户需求,必然无法解决小众用户的学习需求。这个矛盾如何攻克?“把平台开放出去,吸引个人和企业入驻,很多人提供的内容比我单独做要强。他人若赚不到钱,那大家一起养平台,赚到钱可分给沪江网,如此生生不息,不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吗?”他这样作答。
展望未来,伏彩瑞说这是个创新圆梦的过程:“我们每天新增的用户十几万,哪一所大学的在校生能超过十万人?很快我们的用户群就将超过全美国的人口。这,就是在中国做互联网教育最有意义的地方。”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