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肺癌治疗水平已与国际同步
李红
  ◆ 李红

  由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下一个十年,下一个飞跃”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日前在沪举行。峰会回顾了靶向治疗药物与技术进入中国、肺癌治疗突飞猛进的十年历程;探讨了EGFR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对各方携手、共促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2005年,随着易瑞沙(吉非替尼)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正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十年来,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增加2.4倍,从此前的14.1个月延长至33.5个月;五年生存率从8%增长到18%;与此同时,由于靶向治疗是在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正常细胞组织,患者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十年来,已有20万余名中国肺癌患者通过易瑞沙(吉非替尼)的治疗得到生存获益;癌症治疗也伴随着靶向治疗方案的日渐成熟而向慢病管理的理念方向发展。”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主任委员吴一龙教授指出,“相比于韩国地区19.3个月,日本地区27.2个月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数据,我国的肺癌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同步。”

  十年来,肺癌基因检测逐渐普及,2014年我国已有超过100家医院建立EGFR基因突变院内检测平台,为肺癌个体化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保障。同时,血液检测已于近日纳入易瑞沙(吉非替尼)的说明书更新,标志着从血液(血浆)标本中获取循环肿瘤DNA(ctDNA)也可作为EGFR检测的补充手段。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专家委员会主任支修益教授强调:“《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已经正式出台,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通过中国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对《规范》解析推广,使更多临床医生学习掌握《规范》并将其落实到临床工作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大购网专版
   第A12版:日本为何难谢罪(17)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连载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癌症,一个家族中的“捣蛋分子”
面对肿瘤 我们要战胜“情绪”
我国肺癌治疗水平已与国际同步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我国肺癌治疗水平已与国际同步 2015-04-06 2 2015年04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