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智斗电信骗子、暗访地下赌场、蹲点医院停尸房……单独采写数千篇监督报道,没有一篇事实有误——~~~
     
2015年04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斗电信骗子、暗访地下赌场、蹲点医院停尸房……单独采写数千篇监督报道,没有一篇事实有误——
陆兰婷:我心中的记者就该这样
李一能
■ 陆兰婷在电台播音室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李一能

  人物小传

  陆兰婷,女,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1976年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现为上海东方广播中心首席记者。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工作22年,她智斗电信诈骗,暗访黑车司机,面对犯罪分子黑恶势力毫无惧色,独家报道令人叫绝;她恪守职业道德,为求真实性曾夜探医院停尸房;她热心公益,助幼扶老、救人于危难,成为广播记者典范。

  由她采写的报道为老百姓解决了无数的急难愁问题,其中不少问题还得到了市委书记韩正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更为难得的是,由她本人单独采写的几千篇监督报道没有一篇因为事实有误而引起纠纷和投诉,其中有不少报道先后获得十余项全国和上海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其中《骗子的自白》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暗访黑车司机》获中国新闻三等奖;《国家真有7800万元的专项补贴吗?》获中国新闻三等奖。她还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上海市长江韬奋奖,并荣获今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一副细框眼镜、一身职业套装,声音轻柔、气质婉约。初见陆兰婷,第一印象绝对和专写监督报道的调查记者毫不相干。可她的经历,却让许多男记者也自弗不如。为了得到最真实的采访素材,她乔装打扮只身深入赌场,被一群彪形大汉包围毫无惧色;为核实一则针对三甲医院的投诉,她深夜暗访停尸房,最终获得了医院违规的直接证据;她曾面对批评对象的百般威胁坚持完成报道;也曾为改变“问题少年”的命运四处奔走。

  外表柔似水,内心强如铁,是许多人对陆兰婷的评价。作为一名入行22年的新闻老兵,她的每篇报道几乎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常有人问她为什么会选择最麻烦最困难的舆论监督报道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她总是回答:“我心目中的记者就该是这样的。”

  首席记者

  原是半路出家

  如果不是因为机缘巧合,陆兰婷现在很可能是一名出色的财务,而非调查记者。1976年,陆兰婷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先是在干部学校养了两年猪,后来从事财务工作。虽然财务工作繁杂琐碎,但陆兰婷的性格却是天生不怕麻烦,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但在她心里,却不太喜欢这份工作,成为记者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1984年,她参加成人高考学习新闻专业,1987年毕业后却依然没有机会转岗,原因竟是她手上的财务工作太出色了。曾经有一位领导对她说:“别人都可以,但你陆兰婷,只要我没有退休,你就别想离开财务岗位。”一直到1992年,她才得到了转岗跑新闻的机会,那一年,陆兰婷已32岁,还没有一点做新闻的经验。有人劝她还是算了,新闻业务零起点,很难和名校新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但陆兰婷还是坚持自己的追求:“因为我真心喜欢当记者,我也认定自己是块当记者的料。”

  也许是看中陆兰婷做每份工作都特别认真的优点,她很快受到采访部的邀请,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记者生涯。作为一名“大龄新人”,陆兰婷明白只有勤能补拙,才能跟上大家的脚步。那时她家住天山,电台在北京东路外滩,她每天抱着孩子坐车到延安东路外滩,再走到北京东路,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就为了抢先听到录音电话寻找新闻线索。在她的努力下,“大龄新人”很快让同事们刮目相看,做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报道。

  渐渐地,陆兰婷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挑一些别人不愿意接手的“麻烦事”。例如暗访地下赌场、举报违法搭建、揭开诈骗团伙骗局这些高难度的采访项目,别人躲之不及,却让她非常兴奋。陆兰婷说,报道好听、解决问题是她挑选报道选题的标准,采访难度和采访成本,她从来不会去考虑。

  乔装打扮

  深入龙潭虎穴

  说起20多年来的采访经历,陆兰婷一时不知从何开头。“实在太多了,每一次采访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电台记者,必须前往新闻第一现场,用声音记录真相。因此无论多么危险、辛苦地采访,她每次都要到第一线,亲耳听见关键线索并记录下来,深入“龙潭虎穴”也是家常便饭。

  一次,她接到群众举报,一个开设在商场中地下赌场坑害了不少人。于是她来到这家商场,却发现赌场位置十分隐蔽,外人根本找不到。情急之下,她找到一位工人,假装来赌场寻找丈夫,说家里有人病危,急着找人回医院,才从人口中套到赌场的位置。进入赌场后,赌场老板发现陌生面孔十分紧张,一直跟着她,而陆兰婷将计就计质问赌场老板为何设赌局害人,说自己丈夫在这里输掉不少钱,跟赌场老板吵了一架,巧妙地录到了关键证据。最后赌场派人一路跟着她,陆兰婷跑到商场假装买了两个小时的衣服才摆脱了他们的跟踪。报道播出后,这一赌场被公安部门取缔。

  被赌场人员包围,陆兰婷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他们一般不会对女人动手。但是另一次采访,陆兰婷却坦承吓得够呛。那是一次深夜进入停尸房的暗访。当时她接到举报,一家三甲医院将逝者盖过的被子,不经任何消毒措施又给其他病人盖。陆兰婷深夜来到这家医院,硬着头皮进入停尸房,果然看到病人遗体旁堆着一堆被子。强忍着内心恐惧,陆兰婷在停尸房内蹲点,果然看到一名护工将地上的被子又直接盖到了病人的身上。关键证据录到了,陆兰婷回家却吓得一晚上没有睡着,电视机开到天亮。

  进停尸房的采访让她记忆深刻,但被人威胁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有一次她在暗访专门以“复制手机卡”为名诈骗受害人钱财时,为了拿到犯罪证据,她与犯罪嫌疑人约定地点,单独接头。犯罪嫌疑人为了迷惑她,几次改变接头地点,陆兰婷始终保持沉着冷静,与犯罪嫌疑人周旋,最后戳穿了对方的诈骗行径,并制作了三篇系列报道,使对方诈骗钱财的诡计泡了汤。结果,诈骗嫌疑人恼羞成怒,不断地发短信、打电话恐吓陆兰婷,扬言要断她和家人的腿和手,她虽然当时心里确实有点担心,但揭露社会丑恶的想法和努力,却丝毫没有动摇。

  侠骨柔情

  心系百姓疾苦

  面对犯罪分子、黑恶势力,陆兰婷毫无惧色冷静周旋。遇到生活困顿的弱势群体,陆兰婷却满怀同情慈悲心肠。曾经有一个小区通向菜场的断头路几年不通,导致市民买菜要么绕半小时路,要么从河边的护栏翻过去,生活极为不便。一位身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孤老告诉她,因为翻不过护栏他已经半个月没吃到新鲜菜了,老人说完就哭了。陆兰婷把这段声音做成报道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当地管理部门马上与她联系要解决问题。在得知居民们已经有送菜上门或在墙上开小门的方案后,这位管理部门的责任人连声称:“我们怎么没想到。”陆兰婷则回答他:“如果你们真的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就不会想不到了。”

  在另一次采访中,陆兰婷和文化检察部门取缔了一个家庭黑网吧。网吧的经营者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都是知青子女,带着一个孩子,也没有一技之长,网吧是他们全部的收入来源。面对愁容满面的小两口,陆兰婷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应该到此为止,她四处奔走设法帮小伙子找到了一份修电脑的工作,又把他的妻子介绍到街道工作,让一篇负面监督报道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有一次偶然得知浦东大团镇有一位姓郑的初二男孩,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弱智。由于无人管教,他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她连夜赶到男孩家中了解情况,第二天又与学校和教育局联系,多次奔走,终于让失学的孩子重新回到课堂。他还与男孩和学校定期保持联系、定时探望,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终于引导孩子走上了正道。

  作为一名记者,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就是本职工作。但陆兰婷认为,记者的职责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能够帮老百姓解决难题,让一些弱势群体的命运因为她的报道而改变,使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成了她对自己的额外要求。新闻事件的记录者、社会矛盾的调解员、法治规范的监督员……陆兰婷的身份每天在不停地切换。

  不忘初心

  坚守公平正义

  在生活中,陆兰婷并不是爱较真的人,大家对她的评价是“很好说话很和气”,她自己也觉得许多事情过得去就行了,没有必要太一板一眼,这与她的工作风格截然不同。陆兰婷爱漂亮,喜欢养狗,喜欢花草,在她看来,认真工作与热爱生活并不矛盾,只要拿起采访机,她就随时可以从大大咧咧的家庭主妇变身成一位认真的女记者。

  来到陆兰婷的办公室,她说自己的办公桌永远都是乱糟糟的,找不到东西是家常便饭,调侃自己的人生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找东西。但正如她的工作,从杂乱无章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线索,是她最大的乐趣,也是她的特长。

  在她的办公桌旁,叠着好几条围巾,都是一位不知名的听众送来的礼物,每年送一条,已经连续送了好几年。陆兰婷说收到这样的礼物让她“压力山大”,这些围巾像是在不断提醒她,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这是听众对她的期待。

  “做了20多年记者,尽做些苦活累活,有人问我到底为了什么,我觉得记者就该是这样的吧,相信公平正义,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好。”陆兰婷依然记得,20多年前那个梦想成为记者的年轻女子,描绘着自己心目中记者的模样:仗义执言、嫉恶如仇、为民解忧、心系天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大购网专版
   第A12版:日本为何难谢罪(17)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连载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陆兰婷:我心中的记者就该这样
新民晚报要闻A03陆兰婷:我心中的记者就该这样 2015-04-06 2 2015年04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