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气象专家表示,气象意义的入夏仅供专业人员研究之用,对市民而言,及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来得更为妥当。
据预报,今天还是艳阳高照,明天起随着江南雨区东移北抬,本市将处在雨区边缘,阴雨天气重返,双休日降水较为明显。虽然本周气温起伏不大,最高气温预计在25-26℃,最低气温在18-20℃,但正是这波雨水给申城的入夏带来了“不确定性”。
气象专家表示,近10年来的平均入夏日比常年平均略有提前,比如,2013年,申城在5月11日就早早入夏,并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史上最长夏天”纪录;去年则在小满入夏。但实际上,今年申城的夏天并未“迟到”,气象资料显示,上海近30年的常年平均入夏日通常都在5月底到6月初。
此外,根据今年的汛期预测,汛期平均气温27-28℃,较常年26.5℃偏高;高温日15-21天,较常年15天偏多,37℃以上的酷暑日为5-8天,较常年4天偏多,极端高温在39℃左右。
近日雨水时不时“拜访”,有市民问:是不是梅雨季来临?气象专家解释说,通常梅雨量平均占当地全年雨量的20-30%,而梅雨的结束也标志着盛夏的来临。“入梅和入春等季节转换有些类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判断是否入梅,需要考虑梅雨锋雨带的一些特征是否具备且是否已相对稳定。目前本市还没进入梅雨季节。”
历史资料显示,上海常年入梅时间为6月中旬。据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夏长江中下游的雨季将会推迟,入梅略晚、出梅也偏晚,而且梅汛期可能降水极端性强,今年汛期降水总量可能比常年平均偏多一到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