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梨花的兴趣与喜爱,源自于两句古诗,一句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该诗句揭示了梨花盛开的忽然性,有令人猝不及防之势。想象一下,漫山遍野的梨花,一夜之间突然绽放,呈现出白茫茫的一片梨花之海,那是何等之壮观!另一句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诗人将杨贵妃比喻为一枝犹如沾着春雨的梨花,以形容其天生丽质如梨花般的美貌。形容女子之美丽容貌的成语“梨花春雨”,正源于此。
树山,是位于苏州西北部一个很安静、很悠闲的小村庄。与苏州的其他景点(比如,东山、西山、旺山等)相比,树山则显得很是默默无闻。但是,树山2000多亩的梨树林,却吸引着梨花爱好者前往观赏。
今年四月初,有机会探访了树山的梨花。到达树山的那天,显然已经错过了“忽如一夜”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最佳时点,梨树的叶子,已经长出了不少。但是,即便如此,也还是领略了梨花与众不同的那种韵味与风姿。站在村庄的小道旁,远望梨花,那一株株梨树的枝干上,缀满了一簇簇雪白的梨花,白色花朵,绿叶相衬,白绿相间,一望无际,煞是好看;走进梨园,近观梨花,那一簇一簇洁白的梨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姿态纷呈:有的敞开花瓣,花蕊吐露;有的含苞待放,欲露还羞;有的花瓣卷闭,形如白色球状。一簇簇雪白的梨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在春风的吹拂中,愈发显得幽婉清丽,靓艳含香,玉骨冰肌,素洁高雅。
梨花是一种安静、低调的花,在众多艳丽的花卉中,它既不起眼,也不张扬,更乏艳丽,显得很是平淡,往往为世人所忽视。更因为其花期匆匆,在其他鲜花竞相绽放、竞相出彩之际,梨花却选择了悄然转身离去,早早退出了春天这个争奇斗艳的舞台。梨花就像春天里的一个匆匆过客,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春风和春雨中,将其洁白的花瓣,飘撒于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好一种淡定、潇洒、浪漫的意境,好一种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超然脱俗、我行我素的做派。这种意境,这种做派,在这个多彩、争俏的春天里,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孤傲和高冷。
自古以来,梨花的素而不俗、雅而不艳的特质,一直为无数诗人所赞美。其中,以苏东坡的“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一佳句最为著名:素白的一树小小梨花,就足以盖过绚丽多姿的海棠花,正显示出梨花的魅力所在;元朝诗人张之翰,更是以“冰姿玉骨”“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的句子,将海棠花的美艳作为反衬,来凸显梨花之清丽、高雅。按理说,海棠花的品种之多,色彩之艳丽,都不在梨花之下。但是,诗人们却把溢美之词,送给了素雅的梨花,而非娇艳的海棠。细细品来,正是梨花的这种平淡,这种淡然,在万紫千红、群芳争艳的衬托下,才更加凸显其低调、内敛、矜持的特质:低调之中显高雅,内敛之中显高贵,矜持之中显高冷。或许,这就是简单为美、平淡见真、大道至简之境界,真可谓“万物简单为美,千秋存乎一心”。
花犹此,人亦然。在这个色彩缤纷、世事无常的人世间,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简单单就是福。只要你的内心是丰富的,这个世界就是多彩的;只要你的内心是快乐的,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很多时候,人们的很多烦恼,往往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来源于与他人的无谓比较。一个人只要能够从心所愿,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是简单的、快乐的。其实,平淡与华丽,简单与繁复,快乐与烦恼,只在“存乎一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