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让讲师
走上“神坛”
吴文元
  读了新民晚报7月1日文体新闻版上关于央视《“百家讲坛”为何风光不再》和马上评《谁让讲师走下“神坛”》后,我觉得更应该弄清的是,谁让讲师走上“神坛”。

  我也是一个电视工作者,在创办这样那样栏目的过程中,虽然也强调质量第一,其实首要考虑的是收视率,因为收视率就是经济效益。只有收视率高了,才会吸引广告商。为了提高收视率,一是炒作,二是利用名人明星效应,三是投观众所好,四是在表演上下功夫。这些方面重视了,栏目也就成功了。至于质量问题,也就必然忽视了。不用说“百家讲坛”,就是一些大型征婚节目,大型综艺节目、娱乐节目,也是这样一种模式。“百家讲坛”中走红的讲师,确实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但并非是这些领域里的学科带头人,只是因为他们有演讲的才能,善于在讲坛上表演,加上栏目的炒作,成功地把他们捧上了“神坛”。但由于他们擅长讲的故事会逐步模式化和枯燥起来,表演手法也是老一套,栏目对他们也找不到新的炒作点,走下“神坛”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要让一个电视栏目长盛不衰,必须跳出收视率、创收、炒作的禁锢,始终在质量和创新上下功夫。央视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为什么长盛不衰,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有人说电视是俗文化,俗文化更应该做到质量第一,而不是只迎合口味,把通俗变成庸俗。

  ——读者 吴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大购网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广告
“很多历史真相我是初次了解”
谁让讲师 走上“神坛”
网费降三成 但愿不再是文字游戏
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越迷“战斗力”惊人 过激?真爱?
新民晚报互动A15谁让讲师
走上“神坛”
2015-07-08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