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远路的王先生说,7月10日起,他发现自家的宽带出了问题,尽管手机在家接收到的WiFi信号为满格,但怎么努力都上不了网。“我63岁了,电脑知识不多,以为是路由器出了问题,只能到处打电话找人帮忙诊断。”7月12日,他致电10000询问,工作人员根据地址,找不到他的宽带用户信息。王先生奇怪:“我是十多年的宽带用户了,怎么可能没有用户信息?”最后总算查到了,信息显示“已停机”。工作人员称,他逾期未付款,所以被停机了。
此时王先生想起,原本5月抵达的宽带账单(年付)没有如期送到家,他曾拨打10000要求补寄。后来,他在收到补送账单后,已及时缴清钱款。王先生质疑,他是在约定的付款期限内缴清费用的,且他没有接到任何告知电话,运营商怎能单方面“关停”他的宽带?在王先生的投诉下,最后,工作人员答应帮他紧急复机,但又“警告”:“如果3天内我们还未确认此笔款项,还会再停机。”
记者看到,王先生收到的一张电信补寄账单金额是1265元,最后付款日期是7月9日。王先生在可的超市付款凭证显示,他在7月9日中午付清了这笔钱,的确是在约定期限内。
据工作人员透露,宽带是7月10日停掉的。用户质疑:补寄账单是运营商官方发出的、系统认可的账单,其缴费约定期限已调整为7月9日,运营商在10日停机,且无告知,这种做法违反“章法”吗?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