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家长上班,孩子在家没人陪,花点钱找个培训班,让孩子锻炼锻炼身体,学个一技之长,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
但是,“野路子”培训班不少,水平低还贪财,变着花样赚你钱,家长就此要多一点辨别意识,否则花了“银子”浪费了时间,心里又“窝”包气,实在不值当。
大凡给孩子报培训班,家长一般都是三步走。第一步,比价格。第二步,试听课。第三部,掏钞票。但因何还是会被“野路子”抓了“瞎”,除了眼中只看到低价,那就是自己“不内行”。
无论是教体育项目还是技能项目,其实都是吃“专业饭”,大多数家长选择时就已经处在信息不对等的状态。现在社会上对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就要为大家“把把关”。配备一支“路子正”的老师,让要开培训馆的投资商招得到好教练、好老师,也让去求学的孩子们知道“第一口奶”的味道,这很重要。
任由家长、学生跟着“野路子”转,不是负责的态度。培训市场越是有前途,政府相关部门就越要未雨绸缪,相信一个有管理的市场,会让更多家庭和孩子受益。
(相关报道见A23版·文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