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从半岛湾文化艺术汇客效应想到的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品牌
辐射更广
——从半岛湾文化艺术汇客效应想到的
黄伟明 梁依云 姜锡祥
■ 配电板装饰成音乐键盘
■ 弯曲的铜管构成美妙音符
■ 充满怀旧味的半岛湾街道
■ 充满乐感的装饰
  ◆ 黄伟明 梁依云文 姜锡祥 摄

  ● 深度探访

  随着“创客+”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创客”这个群体,对于“创客+”模式的发展也有了更多尝试。已率先开始实践“创客+”的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打造“音乐谷艺术创客大街”方案,全新的理念让我们对于艺术创客文化有了更多维度的认识,而艺术创客的汇客效应也将为周边环境带来更多改变。

  ● 为了将上海音乐谷艺术创客大街打造虹口艺术文化新地标,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以现有的文化品牌汇客效应为基础,通过艺术创客的集聚和艺术氛围的打造,从而促进整个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希望能够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式。

  上海音乐谷是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为中心,以海伦路、溧阳路、四平路、梧州路的围合区域为主体范围,核心区域面积约28万平方米。片区内俞泾浦、虹口港、沙泾港相交蜿蜒环绕,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的历史文化风貌地区,也是上海城市演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地标和文化地标。其中,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半岛湾”)已率先打造起创客文化,以半岛湾为主正在构建的“音乐谷艺术创客大街”正是以“创客+”为基础,联动周边的艺术园区共同打造的城市艺术新地标。这里将以打造艺术创客汇聚点为目标,利用音乐谷内各类有形、无形资源,包括正在建立的“半岛湾栈”来全力打造艺术创客文化。未来这里还将会与“创客+”品牌下的其他创客空间相互联通,通过建立演播室,可以实现任何一个创客空间之间的对话。这个重大课题项目落户于半岛湾,也让园区可以更有底气地以创客思维为基础,打造整个音乐谷艺术创客大街。

  音乐谷艺术创客大街的建设,是希望让艺术创客大街成为上海继新天地、田子坊之后的新地标,通过艺术创客的集聚和艺术氛围的打造,从而促进整个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希望能够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式。

  目前,半岛湾已有不少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汇聚于此,它们所产生的汇客效应同样也是创客文化打造的积极效应。其中的佼佼者如半层书店、彼此的茶、天真蓝照相馆等品牌在年轻人中建立了稳定且数量不小的消费群体,其影响力甚至覆盖到整个上海,乃至其他城市。他们虽然只是一家家小小店铺,但却也是一群出色的创客们所打造的特色艺术品牌,书店、咖吧、照相馆都不稀奇,但像他们这样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靠创意。因此,这些从小店做起的“微”品牌,却能牢牢抓住消费人群的心。这些品牌的汇客效应不仅能够拉动整个园区的人气,更能促进周边环境的变化。比如,天真蓝照相馆每天都能吸引100多位顾客前来拍照,整个过程需要每位客人在这里花上约3个小时的时间。这100多位顾客该怎样打发等待时间呢?吃个饭、喝喝咖啡、逛逛小店,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该怎样利用这个机会吸引住顾客,就是其他商铺需要“头脑风暴”的地方了。通过品牌之间的客源互动,整个园区的艺术商铺越多,自然能够将艺术氛围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内,也能吸引艺术创客和顾客不断前来。

  ●作为拥有28万平方米区域的上海音乐谷,一切才刚刚起步,但是将以怎样的理念打造还需早早规划起来。以艺术、音乐为主打的创客大街,其商业模式也需要思考一种有别于其他现有艺术地标特色的新艺术形态,如何进行艺术改造、艺术经营都还需要更多创新的构思。

  如今已在半岛湾打出一片天的“彼此的茶”运营总监张子骅,也以自己品牌打造的经验之谈提出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他提到,作为艺术创客大街一定少不了各类艺术商铺的入驻,对于整体打造而言需要更加明确的定位,比如可以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各具特色的咖啡馆为主,通过不同咖啡馆之间的差异化,形成以咖啡文化为区域特色的园区;另一种是使园区业态多样化,通过不同类型商铺更加紧密的互动,来实现商铺之间的协调发展。而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对入驻的商铺进行必要的选择,以保证整个艺术创客大街的艺术氛围以及鲜明特色。他还说到,如今有不少商场会成立基金来支持新兴艺术家的发展,同时也利用艺术家的力量来提升商场艺术品位。而音乐谷作为以艺术和音乐为特色的产业基地,这样的互利模式也很适用,一方面新兴艺术家的推动也非常符合“创客+”的理念,同时通过不同艺术家的力量也能为整个音乐谷打造更多艺术点缀,将周边环境一起美化起来。像张子骅运营总监这样富有想法的年轻人,在半岛湾发展自己品牌的同时,能够将自己对园区的观察和思考,反哺到整个园区的发展中来,也是未来音乐谷艺术创客大街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商业离不开消费,而艺术店铺更加需要的是文化消费。园区内的半层书店已是实体书店新生力量中的佼佼者,他们能在纸质书日益受到电子媒体冲击的当下,让自己的书店不但有人气,更加有销量,这不得不归功于他们独到的经营构思。半层书店首先是艺术的,书籍是艺术的,环境更是艺术的;这里的书向顾客传递是一种“图书美学”,这里的氛围更建构起了一个有关“日常生活美学的微小样本”。这里经常会展开一系列的与书相关的专业分享活动,比如论坛、讲座、展览、读书会、产品演示会、签名售书等,还将建立虚拟展示平台,对一些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思想、新技术、新艺术。其实这些功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书店经营,然而多元化的艺术经营正是当下文化消费最需要的。

  除了常规的艺术商铺,诸如老街坊艺廊、旧货置换淘宝铺、家有小品典当铺、音乐家工作室、民间艺坊等更多形式都有很大的可行性。除了固定的商铺外,半岛湾还在构思通过更多不定期的艺术活动来向整个音乐谷周边辐射更广的艺术效应,比如增加频率举办艺术创客集市、音乐路演、创客真人秀等。

  ● 除了有多样性的艺术商铺和丰富的户外活动,整个半岛湾乃至音乐谷的环境创想和设计,还需要不断地增加新亮点,通过新景观的创新,也能突出整个园区的创客文化氛围,从而辐射到周边区域,促进整个街区自发形成真正的艺术区。

  入驻在半岛湾的“隐形翅膀”艺术设计工作室已经在半岛湾进行了多处艺术点缀,3D街头涂鸦、装置作品都将园区的变得更有艺术气息。工作室经理马钰认为,作为艺术创客,他们更加需要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在园区内进行涂鸦装饰,可以规定在某些位置涂鸦,不指定谁来画,只要认为自己画得好,就欢迎来这里美化环境。这样开放的氛围不仅能鼓励更多艺术家自发地到这里创作,涂鸦画经常更迭变化,也能吸引爱好艺术的人们时不时地过来看一看,坐一坐。

  新景观的创新并不一定需要花费高昂,很多点子关键是创意,低成本也能实现。比如利用现有的房屋外墙进行简单的颜色漆刷,就能产生很打眼的效果;给园区的电线杆绘上图案,也能使整个街景焕然一新;在园区内可以增添一些趣味小品,只要创意有趣,总能吸引好奇的艺术爱好者前来一看。类似这样的环境打造请谁来?可以动员沪上高校的艺术力量,学生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胆正适合艺术创客大街这样,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大舞台”,他们能在这里留下作品,无疑也是对自己艺术创作能力的一种肯定。

  另外,在各家艺术商铺内也能进行新景观的创新。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也许只是一面墙,上面可以展示各种艺术家的创作,这些作品也可以不时地进行更新,甚至可以流动展示到其他店中;在比如,涂鸦不一定要大幅创作,也可以在店铺中挂上几幅“微涂鸦”作品,客人可以一边坐着休息,一边静静观赏这些作品,可不比站在街上看来得更文艺?要知道,即便顾客在店里只花了一杯咖啡的时间,但用这些时间来欣赏艺术作品,有时甚至比在美术馆内参观来得更久,甚至看得更投入。无形之间,艺术商铺内的艺术点缀倒成了迷你艺术展了,岂不是很有特色?

  如今,智能手机上的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非常惊人。如果某个顾客将音乐谷的某一处有趣的艺术景致发送到网络上,很可能会有其他更多年轻人慕名而来,也许他们正是为了某一幅画或某个小品而来,但到了这里,亲身感受到音乐谷的艺术氛围后,也会产生自己的新体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新视界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3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4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5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6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7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8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9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0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3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4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5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6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7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8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9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0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3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4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5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6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7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8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9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30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3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3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C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C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C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C04版:家装专版
   第C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C06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C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C08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10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1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1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1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1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1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台历
   第C1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9版:国家艺林杂志/新民展厅
   第C20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21版:夜光杯
   第C22版:夜光杯
   第C23版:阅读/连载
   第C24版:广告
“微”品牌 辐射更广
新民晚报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C10“微”品牌
辐射更广
2015-08-15 2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