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认为,这一重大飞跃性发现表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即使是微生物),液态水至少使这个星球部分可居住成为可能,将对人类认知火星产生重要影响。
最新沟壑形成于去年
当天早些时候,一个由美国和法国研究员组成的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发表了有关报告。研究人员在火星斜坡上发现这些奇特沟壑,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沟壑中含有含盐矿物质,而这类矿物质的生成离不开水。这些沟壑长约几百米,宽度小于5米,仅在温暖季节出现,随着寒冷季节到来而消失。更激动人心的是,这些沟壑并非远古产物,其中最新的沟壑形成于去年。
当有人询问所获数据是否能证实火星表面确定有液态水,该团队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阿尔弗雷德·麦克尤恩表示:“我只能说,几乎如此。”
下一步探寻生命存在
不过,这次发现的最重要意义是,火星存有流动水——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下一个目标就是调查火星现时是否有任何微生物形态的生命。
在28日新闻发布会上,NASA官员吉姆·格林介绍,火星探测器搜集的数据显示,火星的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均比以前想象得高。按照另一名官员约翰·格伦斯菲尔德的说法,“这表明今天有可能让生命体存在于火星上”。
“如果人类可以前往火星,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液态水),这样就不必携带成吨的水了。”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琳德拉·奥哈称,“这看起来像科幻小说,但未来100年它可能成为事实。”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张同杰称,火星距离地球非常近,并且是固态行星,如果在火星发现有液态水存在意义重大。“首先,有液态水就意味着可能有生物在里面;其次,有液态水有可能为将来的宇航员登录提供资源,提供生存的条件,同时为以后的移民做铺垫。”
那么液态水的发现是否就等同于证明火星适合人类生存呢?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人类生存不光要考虑到液态水的存在,还需要考虑到大气问题,另外,科学家还需要具体研究火星上液态水的来源、数量等,能否被人们所利用还是未知数。 钟和
花絮
那些年NASA“抢”过的“头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重要消息前,最爱用“卖关子”的预告方式“抢头条”,让网民“大开脑洞”。
2010年11月14日,媒体报道称:“明天NASA将发布来自外太空的惊人消息”。大家纷纷猜测它准备承认外星人的存在。然而,第二天,正式消息是:发现了一个年轻的黑洞。这令网友无比失落,直呼“赔我外星人!”
2011年12月5日,NASA又在提前预告后宣布一项惊人发现,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第二个“地球”——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今年7月23日,在NASA宣布发现了“地球他哥”前,特意放出预告暗示:美国人找到了“另一颗地球开普勒452b”。消息公布后,天文学家宣布还不能肯定被喻为“地球2.0”的就是一颗岩石星球。而且即便驾驶飞得最快的深空探测器,飞到开普勒452b也需要2709万年。NASA所谓的“另一颗地球”又让网友空欢喜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