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动态/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推广人 论坛“较劲”
王剑虹
  阅读推广人是这几年在亲子阅读领域一个很火的身份。在昨天的上海童书展现场,张弘、粲然、蔡朝阳、杨涤、周益民等五位阅读推广人齐齐亮相,就阅读推广人这一概念以及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阅读推广人进行了一番讨论。 

  不可复制

  自称“文艺中年”、“资深奶爸”的高中老师蔡朝阳首先“发难”,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阅读推广人”,“第一我一点也不著名,第二我也没有推广过。”蔡朝阳认为,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适合在书房或卧室进行,在公众面前读书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像在表演一样,“我不太喜欢这个。”有一个年近十岁的儿子的蔡朝阳说,自己只给儿子推荐书籍,虽然也可以把这个书目推荐给别的孩子,但“我和他的经验教训仅供参考,概不负责。”蔡朝阳表示,亲子阅读是有独特性的,这种独特性没法推广,也是不可复制的。 

  重在分享

  不过既然阅读推广人的概念现在这么火,自然也有存在的理由。魔法童书会的张弘认为,之所以存在阅读推广人热,是因为大家有这个需求,年轻妈妈需要有人给予他们一些专业的指导。说话柔声细气的粲然虽然一开场就和蔡朝阳互称粉丝,但她的观点显然要比蔡朝阳“柔和”得多,她表示阅读推广其实是一种分享,对于现在流行的开书目的方式,粲然表示自己也曾是“会沿着书目去爬楼的妈妈”,但书目只能带着自己和孩子走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要打破书目。另一位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表示:“书目不是问题,如何使用书目才是问题,推广人也不是问题,但推广人的成长和自律是问题。” 

  资格问题

  说到推广人的自律,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表示早期自己还是很喜欢阅读推广人的身份,但现在越来越不敢自称阅读推广人了,因为没有人来认定这个身份的资格。周益民认为,阅读推广人一要专业,二要独立,还要有热情和技术。周益民表示:“我们受到的影响太多,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我们真的能非常客观公正地听从我们内心的呼唤吗?”周益民说,现在每年都有全国几大名师推荐书目,明年自己不打算参加了,因为觉得受到的影响太大,渐渐地很难做到非常客观了。至于怎么把出色的书带给孩子带给家长,更是需要有“技术”。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特别报道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街拍/目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阅读推广人 论坛“较劲”
《小龙飞天》巴黎首演
江副行昭作品亮相艺博会
礼赞 宁静辉煌 故宫气象
绘本学堂将发布《绘本2.0时代宣言》
新民晚报动态/文体汇A12阅读推广人 论坛“较劲” 2015-11-15 2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