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聪慧(连载35)
刘震上将:作战善用炮
刘震将军作战善用炮。红军时期,常缴获敌炮,因不懂使用,或弃之,或埋之,或毁之。刘震将军则学之,左摆右弄,果然能响。徐海东将军闻之大喜,赏刘震将军毛巾一条,茶缸一只。抗日战争时期,刘震将军将缴获的一门日本迫击炮,改装成曲射平射两用炮,攻克敌一百四十多个据点。解放战争时期,将军率东野二纵打法库,攻锦州,克天津,屡立战功,皆神炮所致也。
周希汉中将:何畏夸之“这小子他妈的是天才!”
红军时期,四方面军流传俗语,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何畏讲话,人亦难懂。为此,何畏连换几任参谋。周希汉将军到任后,细心琢磨军长发音规律,一星期即能听懂军长之广东话。何畏大喜,逢人便夸将军:“这小子他妈的是天才!”
陈再道上将:虚张声势围巨鹿
陈再道将军“鬼灵”。红军时期某日,敌追击红军于木兰山,陈再道将军背500块银圆随部队撤退。将军负重而行,力渐不支。敌将近,将军忽佯装摔倒,丢钱袋于一水潭中,遂跃起急奔,脱险。当日夜,潜回摔倒处,入潭摸钱袋返,500银圆,一块不少。将军故此得上级赏识。
1938年1月,陈再道将军奉刘伯承令,赴冀南开辟平原抗日根据地。1月25日,将军率东进纵队至巨鹿城西关。国民党保安团借口住房紧张,拒之。次日,陈再道将军命骑兵拉开距离,绕城半圈奔驰,保安团见尘土飞扬,马队奔腾,恐将军围城,急开大门迎进。
李达上将:记忆超人,百余人集合,见人唱名无一差错
李达将军记忆超人,尤善记人名,凡见面一次,即能记住其姓名,数年不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办轮训队。开学时,将军到队按名册唱名一次。半月后轮训队结业,百余人集合,将军站台前,见人唱名无一差错也。
龙书金少将:日军骑兵追至,竟徘徊于树林前
龙书金将军打仗极有悟性。某日,将军与众转移中,遇日军骑兵追之。只见后头马蹄阵阵,刺刀闪闪,若排山倒海而来。情形十分危急,适逢前方有村庄、树林、山丘。将军振臂一呼:“快进树林!”遂率众进密林中。日军骑兵追至,徘徊于树林前,弃马欲进,然犹豫再三,遂退。
曾思玉中将:推广先进射击法
抗日战争时期某日,曾思玉将军至前沿视察。该前沿与敌对峙,遥遥相望。将军进地堡于瞭望孔观察片刻,即离开。值班哨兵复回瞭望口,便听得一声枪响,哨兵脑壳中弹身亡。将军由此琢磨:前沿与敌军距离甚远,不辨人形,敌军如何打得如此准确?经仔细观察方知太阳斜射,瞭望口无人便透光,有人便呈一团黑影,故成为射击目标。将军迅速于所属部队推广此法,回敬城墙垛口之敌军,垛口透空处一黑便枪击,果无发不中,连毙10余人。
贺东生少将:“打不死的毛猴子”
1943年秋,日伪军出动万余人,对滨海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包围山东大山根据地。为掩护政府机关和群众突围,贺东生将军率六团二连一、二排坚守大山葫芦形高地,以八十一人御数百名日伪军,浴血奋战一日,敌未进咫尺。贺东生将军夫人陈玲告余,次日上午,几个排均分散突围出来,唯独不见将军。其时大山四周日本“太阳旗”满山遍野,当地老百姓皆传说将军已阵亡,纷纷摆灵堂祭之。是晚,将军竟与一警卫员押一日军俘虏回营,故人称其为“打不死的毛猴子”。
江燮元少将:“此为辣椒水饺之神功也!”
江燮元将军喜食水饺,更喜于饺馅中加辣椒。1945年中秋,将军率部克山东即墨,摆饺宴庆贺。忽闻枪声大作,日军进村。敌强我弱,将军率部撤离,以避风头。不料,敌进后即退。将军还,竟见饺宴纹丝未动,甚惊诧。问之乡亲,对曰:“鬼子进屋后,先抓饺子吃,不知何故忽哇哇大叫,即传令,支那饺子有毒不准食。”敌恐有诈,即退。将军闻言,朗朗大笑,曰:“此为辣椒水饺之神功也。”江将军辣饺子退兵,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