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在沪发布~~~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在沪发布~~~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在沪发布~~~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在沪发布~~~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在沪发布~~~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在沪发布
中国仍缺乏实验室技术人员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博士生和科技人员,但其中仍存在两大人才空缺:即缺乏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解决这两类人才的短缺,对于中国科研继续参与全球竞争至关重要,科研机构需提高对这些岗位的重视度。” 

  “与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称的是,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科研的平均学术影响力与其产量的增长还不匹配,如以作为学术影响力标尺之一的‘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来衡量,一些学科领域尚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自然出版集团今天在沪发布题为《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的白皮书,以中英文两种语言面向全球发布。依据对1700多名中国一线科研人员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结果,白皮书为处在关键发展期的中国科研“把脉”。据悉,这是国际出版商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份该类报告。

  2014年中国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人力资源总量达390万人;自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培养的理工科本科毕业生数量也快速上升,到2013年已达160万人;此外,中国还将许多科研人员从海外吸引回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北美和欧洲的华人科学家。白皮书显示,长期困扰中国的“人才外流”正逐渐转变为“人才回归”。而且,这种“海归”模式在未来会更加明显。尽管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科研人员仍有出国计划,但绝大多数都计划在五年之内回国。许多科研人员还表示,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有利于未来在中国求职或申请科研资助。

  白皮书称,过去20年,中国研发投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按可比价格),到2014年已达1.33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这些资金多数投入了产业的技术开发活动。高等教育和公共研究机构获得了总研发投入的约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

  超过80%的受访科研人员指出,中国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此外,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对于潜在影响和实际价值尚不清晰甚至看似“天马行空”的研究项目,资助机构敢于承受风险予以资助的力度还不够。许多受访者还希望资助机构能更多地投资于年轻科学家,为他们提供拨款更多、更久的支持。

  在接受调研的科研领头人中,约五分之二的人反映,20%以上的工作时间要花在与申请资金相关的活动上,分散了他们的研究精力。这当然与竞争激烈有关,但除了花时间设计和申请研究项目外,科研人员还要花费精力去满足严格的预算和评估的要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大购网专版
   第A1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商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沪九成小学生已懂储蓄或投资
争学技术 比拼技能
全球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排名发布
中国仍缺乏实验室技术人员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中国仍缺乏实验室技术人员 2015-11-26 2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