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蓝色情怀
终场哨响,爸爸张智俊在看台上呆坐了很久,而妈妈则忙着给张一心抹眼泪。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从爸爸张智俊到张一心,二十余年的浓浓申花情,伴随着这个家庭。“不管是哪种颜色,写进你的人生旅途中,都得慢慢享受它。”这,是爸爸对儿子的心愿。
两岁时,张一心第一次被爸爸带到虹口足球场看球,申花对贵州,那时候的申花有德罗巴加盟。令张智俊意外的是,一心一点也不怯场,反倒是跟着大家一起喊起了“加油”。申花这一抹蓝,在张智俊的少年时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花的那一座座奖杯,我一一见证。”张智俊说,“我希望儿子能传承这份蓝色情怀。我不知道儿子将来会干什么,但有一点,他会成为虹口足球场的看台领袖。”
五月份的德比失利之后,张一心和妈妈在上海体育场都哭了,他边哭边安慰妈妈,“妈妈你不要难过,申花队一定会在虹口赢回来的。”赛后,一家人去了球场出口,目送申花大巴离开。而昨晚,牵着爸爸的手告别虹口时,他嘴里喃喃着,“申花很快就会拿冠军的!”
送上衷心祝福
5岁的张一心是最小的领喊球迷,他身上所传承的,是25000余名现场球迷的申花情怀。
遗憾的是,申花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这对于热血沸腾的球迷来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球迷仍津津乐道于开场时展示出的精心绘制的巨型横幅。南看台上,“Again1998”(意喻复制1998年足协杯夺冠)的横幅跃入眼球。与之相呼应的,是对面看台绘有申花所有冠军奖杯的横幅。“虽然这一次梦想没有实现,但大家都尽力了。”球迷相互拥抱着,哭成一片,但他们没有埋怨、没有谩骂。对申花的祝福,蔓延到了所有看台……
距离比赛结束已有一小时,仍有痴心球迷守候在球场外,他们只为了同申花董事长吴晓晖握一握手。吴晓晖说:“谢谢你们。”球迷送上安慰:“明年再来!”
本报记者 陶邢莹
场外音
亚军的收获
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这是沪上球迷的约定。
今晨的上海,云开雾散。这是崭新的一天,告别输球的苦痛,申花今天将举行队内告别会。这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球迷寄语申花,“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我们在看台上撑你们!”
17年后,虹口足球场的盛世重现。球迷连夜排队购票;赛前5小时球场外人山人海;即便未夺冠,球迷没有谩骂、依然爱申花……
与之相呼应的,是一个月前的上海体育场,那抹鲜亮的红色,令人动容。上海上港的球员们,手拉手绕看台一周,深深感谢数万球迷的不离不弃。
2015年的上海男足,得到了两个亚军。但谁说亚军就没有收获?他们收获了人心,他们聚拢了球迷,他们重拾起上海足球信心。
有遗憾,但更有了对下赛季的想象空间。请珍惜球迷的这份情怀,这是上海足球最宝贵的财富和底蕴。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