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孩子的发育年龄普遍提前,大部分孩子在15岁左右就出现身高停长现象,而家长的一些错误观念:根据孩子生理年龄判断孩子长势,或者仅仅根据孩子表面现象(女孩初潮,男孩变声等)判断孩子发育状况,也造成很多孩子身高没能得到及时改善。科学的方法是定期进行骨龄、生长板等专业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通过专业指导进行科学干预。
错误观念让身高钻入“死胡同”
父母高,孩子一定高!孩子的最终身高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身高的生长潜力,而后天的调整则决定了生长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
男孩变声;女孩初潮,只是刚发育!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已进入发育中后期,骨骼生长区(骨骺)开始趋于闭合,身高进入停长倒计时。
以生理年龄判断身高:这样的评定方法,会忽视早发育等因素导致提前停长的问题!科学的方法是通过骨龄,骨龄能精确反映孩子发育进程及生长空间。这需要专业检测。
不长的时候再采取措施:身高开始停长时,骨骺基本闭合,这时再调整希望非常渺茫。
生长周期缩短给身高留遗憾
人体的身高生长时间有限,骨骼生长区(骨骺)一旦闭合,任何努力都是徒劳。针对病理性矮小的孩子,临床上使用针剂,价格昂贵使用不便,且长期摄入会造成自身分泌量的减低,形成负反馈。对于大部分正常范围内偏矮的孩子来说,如何获得优势成长,才是更重要的。韩国科学部研究发现,生长板是人体骨骼发育的营养源和动力源,生长板越厚,骨骼纵向生长动力越足,长高潜力越大。新一代骨龄结合生长板厚度进行骨骺形态分析,并持续不断地对孩子不同时期的生长变化进行监控,在问题刚出现时积极干预,提高体内生长关键物质含量及活性,保证孩子不偏离正常的生长轨道,更好地挖掘孩子的生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