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影视界一再有人呼吁国产影视剧应该实行分级制,以免让孩子看到荧屏和银幕上的暴力、血腥、色情等镜头,但时至今日,中国电影、电视剧依然没有实行分级制。有些荧屏黄金时段的抗战剧展现的战争场面相当血腥——割喉、射杀、溺亡、飞刀刺心……这些镜头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而得以传播,让孩子瞠目结舌,家长如坐针毡,从而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影视剧分级制度的关注。
增添市场风险
中国影视剧缺乏分级制,曾引起令人尴尬的风波。今年初,古装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因“技术原因”被停播。复播后,追剧的观众才发现,女演员们脖子以下的镜头全被剪去,部分近景镜头中的人物变成了“大头贴”,原来,所谓“技术原因”只是托词。对此,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该剧“回炉”剪辑并非仅仅因为装束,而是其中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画面”。武媚娘被“剪胸”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影视剧分级制度的热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陈道明谈及此事时说:“中国的电影电视剧没有分级制是个问题”。“审查的一开始干嘛去了,给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动。”他打比方说,电影电视就像食品一样,是要放到流通领域去的,不是我们在家自己吃,“大人抵抗力好,吃了没事,孩子吃了呢?”
今年4月,36集抗战连续剧《异镇》在开播前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紧急叫停,经修改后才于7月上星播出。据悉,修改的原因是该剧部分画面涉嫌血腥、暴力、色情,其中有不少枪击、割喉、拔指甲等血腥镜头,甚至还出现了特工拿着长剑挖人眼睛的场面,令人毛骨悚然。对于电视剧频频出现此类停播事件,编剧徐梦佳说:“不够明确、规范、统一的制度,使影视剧在创作时只能凭借经验和运气。”没有可操作的分级制度,这无疑增添了影视剧的市场风险。
引发家长忧虑
中国电视剧年产1.5万集,生产数量多年来雄踞世界第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堪称世界第一,今年票房累计已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48.4%,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指日可待。但由于中国荧屏和银幕管理制度还有些滞后,由于没有分级制,孩子们往往与成人一起观看影视剧,而有些影视剧其实并不适合孩子观看。对此,质疑声不断。
客观地说,影视剧对于成人的影响是可控的,但对孩子来说,许多血腥、暴力、色情等场面则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他们盲目效仿,日积月累,后果严重。以《喜羊羊》《熊出没》等国产动画为例,曾有媒体报道孩子因模仿其中场景而造成伤害的事件。动作片《杀破狼2》上映时,其暴力因素也引发了家长们的忧虑。由于没有分级提示,常让带孩子进影院的家长们苦恼不堪。去年12月,中国科学院的脑科学博士陆宇斐推出了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按幼儿年龄和有无暴力行为、脏话、性爱等内容,将动画片分为五级。根据陆博士的分级划分,《喜羊羊与灰太狼》适合7岁以上儿童观看,《熊出没》则适合10岁以上儿童观看。但这一“民间”分级制并不具备推而广之的法律效力。
业内呼声甚高
对此,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杨震华指出,如果中国的影视剧能实行分级制度,既可以让创作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更有益于创作趋向多样化,由此可避开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播出电视剧的电视台是主流媒体,即便推出分级制也应根据中国的国情而定,不能盲目照搬欧美,即便是只适合成人观看的影视剧,也应严格限定频道和播出时段。市政协常委、导演江海洋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影视剧如果推出分级制,其实是把双刃剑,看似在有效管控,其实是在放松。因为过去都由审查部门说了算,而一旦分级,生产部门就可借此与审查部门对话,这无疑会增添市场的话语权。另外,如果明确有分级制度的话,也会鼓励一些作品更加大胆地触及底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表示,分级是大势所趋,分级并不是为了拍三级片,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电影产业,采用不同标准去审查电影。全国政协委员、电影导演尹力表示:“今年两会上,成龙、陈凯歌、冯小刚、张国立都提出了电影分级制这个问题。”这是电影界政协委员的共识。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