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谁也没有想到,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就会触发刚刚生效的熔断机制。沪深300指数接连触发了下跌5%和7%两档熔断阈值,完成了熔断机制的完整“测试”,沪深股市由此创下许多历史纪录。但是,从市场表现看,熔断机制并没有出现原本期望的效果,引发了市场对熔断机制是否适合A股的争议。
熔断机制完整“测试”
2016年一系列股市新政推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熔断机制以及未来的注册制推出等等。但谁也没有想到,新年首个交易日,熔断机制就被触发,仿佛进行了一次实盘“测试”。
大家都期待开门红,新年首个交易日在历史上也是收红盘居多。但是,昨天沪深股市开盘就不妙,上证指数低开低走,开盘不久就跌破了3500点大关,不到一个小时跌幅就达到4%。创业板指数跌幅更大,开盘三刻钟,跌幅已经超过5%。
虽然熔断机制依据的沪深300指数上午表现稍好,但在小盘股跌幅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沪深300指数终于抵挡不住,下午开盘后快速下跌。到下午1时1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5%,指数熔断首次正式实施。上交所、深交所以及中金所全面停止交易15分钟,实施指数熔断的品种包括股票、基金、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股指期货等。
这么快就熔断了,很多人还没有思想准备,15分钟一晃而过,又是尚未想好对策股市就恢复交易了。更多的抛盘快速涌出,仅仅6分钟,沪深300指数跌幅达7%,触发了第二档阈值,下午1时33分,上交所、深交所以及中金所实施第二次指数熔断,当日不再恢复交易。
股市交易提早一个半小时结束!25年来这还是头一次。虽然中国版的熔断机制上个月就发布了,但只有少数股民仔细阅读了相关规则,因此,不少人对于这20分钟里发生的一切有点懵了,有的还在下单,看到电脑不动了,以为是机器故障,直到别人说熔断了,才恍然大悟。昨天几乎就是一次熔断机制全过程的实盘“测试”,这一次,熔断机制四个字深深扎进股民的脑海中。
一连串历史纪录也由此创下:熔断机制首次正式实施;沪深股市首次提前结束交易;沪深股市创新年首个交易日最大跌幅。昨天,除了沪深300指数下跌7.02%,上证指数报收3296.26点,下跌6.86%;深证成指报收11626.04点,下跌8.2%;创业板指数报收2491.24点,下跌8.21%。
熔断之阈防止动荡?
熔断机制旨在防止市场过度震荡,不过,从昨天来看,效果似乎不明显。本来,推出这个机制并不希望真的熔断,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恐慌,但实施第一天就真的触发了,而且仅仅6分钟又触发第二次熔断,说明没有起到消除恐慌的作用。
从结果看,熔断机制实施与否差别似乎并不大。2015年6月中旬到9月,3个月里出现16次千股跌停,原以为熔断机制推出后,可以减少千股跌停,没有想到新年首个交易日就悲剧重演。
同时,市场依旧大幅波动。首次触发熔断停牌的15分钟原本是冷静期,让投资者冷静下来,但大家的恐慌情绪似乎没有消除反而有所加剧,导致复牌抛盘增大,仅仅6分钟就触及第二次熔断阈值。对此,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发表博文认为,熔断机制加剧市场波动。林采宜称,从当日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熔断机制这个舶来品是否合适A股引发争议,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三大交易所设定的5%和7%的阈值可能幅度过小。
当然,由于熔断机制是中国A股首次实施,而且,实际上大家之前并不是很了解,出现一些恐慌情绪也许在所难免。随着大家对规则的熟悉,停牌后可以从容思考,熔断机制可能会逐渐发生作用。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作为成熟市场的通行做法,熔断机制总体有利于平抑市场非理性扰动。昨天提前收市后,虽然微信中出现大量段子,但总体上没有出现对市场的过度担忧。关键看市场未来走势能否恢复常态。
全球股市跟风下行?
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没有什么特殊利空消息的情况下,A股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消息面看,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下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6.53,较前一交易日大跌近400点,人民币贬值引起市场一定程度的恐慌。另外,随着大股东减持解禁日期的临近,市场担忧解禁潮也是很大因素。但这些因素并非昨天才有,昨天的暴跌,更多恐怕还是市场的恐慌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并非只有A股暴跌,从亚太到欧美,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全线暴跌。亚太股市大部分跌幅超过2%,如日经225指数昨天下跌3.06%,恒生指数下跌2.68%。欧洲也是全线暴跌,英国、法国股市跌幅超过2%,德国股市跌幅超过4%。昨晚开市的美国股市继201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暴跌之后新年首个交易日再次暴跌,道琼斯指数等美国三大指数开市后跌幅超过2%。
全球股市新年首个交易日同步暴跌,是不是受A股影响很难说,像日本股市开市收市均在A股之前,暴跌也出现在A股之前。但这种现象说明,投资者并不看好2016年的股市,实际上,去年年底,沪深股市研究机构发布的2016年投资报告大部分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欧美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大部分比较悲观,普遍不看好2016年股市。
罕见的新年首个交易日全球暴跌不是好的预兆。历史上有个规律,1月份行情与全年的相关度达到70%以上,由于新年首个交易日暴跌,今年1月份大盘收阴线的概率较大,而1月份下跌,则全年下跌的概率也较大。不过,需要指出的,A股市场这一轮下跌,与2015年6月高位下跌有很大不同,当时短期暴涨后指数位置高,上证指数从5000点下跌的杀伤力大,而且,当时还有万亿的融资盘需要平盘。而现在上证指数在3500点,位置低且融资盘的压力较轻,因此,持续暴跌的概率不大,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