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每回大幅波动,真真假假的传言又来了。这周流传最广的是“高价卖房骗贷款”。说是某人在北京有唯一住房,价值700万,产证只写老婆一人名字,然后假离婚,老婆1000万把房子卖给他,首付300万,贷款700万。这样,继续住着房子,多出来的700万投资还贷。如果房价大跌,不还贷款让银行收走,等于高位变现。并说北上广现在很多人这么做,称这就是次贷危机的来源。
这是把银行当高位接盘的冤大头了。“这根本行不通,况且用假交易骗贷成本太高。”银行和税务部门的朋友异口同声。首先,最低首付300万,加上一买一卖交税,成本不低。其次,过不了银行审核关。用专业人士的话说,银行要审查借款人还款能力,包括工作、职务、收入证明、纳税记录、银行交易流水、配偶和亲属情况,确保第一还款来源双倍覆盖按揭;同时请评估公司评估房价,参照最近同地区同类型房屋交易水平,评估价一般比买卖合同价低。就是说,不能拿出每月工资7万元以上的收入证明,纳税记录和高收入不符,银行交易流水说明根本没有还高额贷款能力,房子估价高得离谱等,满足一条便一票否决。再次,当前做什么生意和投资收益能够保证高过房贷利率赚取差价?银行理财产品肯定不行,鱼龙混杂有跑路风险的P2P,你敢放手一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成为不还贷款的违约“老赖”,意味着个人信用一塌糊涂,不只“净身出户”,还能在社会上立足吗?
银行的漏洞难钻,自身的漏洞要提防,勿因贪图收益忽视了风险。本周,遭受庞氏骗局质疑的金鹿财行负责人对外宣称,其大部分借款采用循环出借方式,资金利用率很高,可以达到30%至40%的年化回报。令人不解的是,在当前经济底部徘徊、企业日子难过的形势下,借去的钱做什么投资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坏账率到底是多少?
朱宁教授在《刚性泡沫》一书中提到,美国较成功的P2P企业Prosper.com估计,“即使是在其信用评级最高的客户里面,不能及时清偿本金或利息的违约风险也达到1.55%;而在风险最高的客户里,违约风险甚至达到29%。”美国的P2P公司不得不因此拿出15%的资本作为资本准备金,P2P企业的股本回报率下降到了10%~15%的相对合理水平。
空中楼阁难持久,跟钱打交道还需脚踏实地。投资第一条纪律:保障本金安全。漏洞不难发现,认真较真就行。
首席记者 谈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