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木桥”上看艺考
冯乔
■ 考生候场
■ 摄影考试内场
  ◆ 冯乔

  艺考是万众瞩目的热门话题。今年,上海一所艺术学院请我担任摄影专业艺术考试考官,使我有机会近距离见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值得分享……

  边防军女儿江南行

  三年前,有一段清新甜美的配乐朗诵录音,从遥远的北疆发到我的邮箱里。“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是江南最根本的过去与未来。”这是北方姑娘小于准备参加艺术考试的录音片断。

  小于是黑龙江佳木斯一所重点中学校广播站播音员,特别喜欢播音主持。我在冰天雪地里认识小于的父亲老于。中国地图像大公鸡那样的鸡冠处,有两条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老于就是巡逻在两江上的边防军巡逻艇大队长。两江交汇流域有一个黑瞎子岛,经过中俄长期谈判,终于达成岛屿各分一半的协议。那年,老于率领第一登陆艇,抢滩登上水草丛生的湿地,勘察、交涉、树桩、划界。现在,中国大陆的最东端就在神秘的黑瞎子岛上。东方第一哨也从原来的乌苏里江边,移到了黑瞎子岛中间线上。

  老于说他的宝贝女儿正在北京培训,想考艺术。隔着铁丝网,我看到俄方一座东正教教堂,样子很像上海松江车墩影视基地里的红砖教堂。我有了联想,建议老于让女儿考上海一所艺术学院,那里有主持与播音专业,教书的老师有电台、电视台当红主播。小于心动了,悉心录制了《新闻》《江南》《军礼》三段录音。我把录音转给了电台播音指导听。那位资深播音员说:“声音还可以,但要看看形象。”小于把修饰过的照片发给我,样子清秀、白皙、健康。

  小于老于乘飞机到了上海。艺术考试第一关,顺利过关了。第二关是笔试,考题有两道,选一写议论文。其一,罗丹的雕塑美。其二,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天下有这么巧的事情,这道题目好像专门为小于出的。一个边防军的女儿写军民团结保卫边疆的故事,无与伦比,肯定高分。

  晚上,我打电话问小于:“你写了哪一题?”小于说:“我写了罗丹的雕塑美,在北京艺术学校补习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写过这样艺术美的文章。”我一听,糟了,放着独家特色题材不写,去写大路货文章,情况不妙。

  第三关,再度面试,在众多考官面前,小于失利了。我很懊丧,我们的学校为什么不能给边防军女儿一个小小的座位呢?

  后来,小于参加了普通高考,考上了长春的一所大学本科,改学珠宝专业。

  各人各有悲喜剧

  今年初春,上海一所艺术学院请我担任摄影专业艺术考试考官。摄影专业先让考生在考场领取照相机,规定时间在校园里拍摄命题照片提交。然后,考生进行自我介绍、照片构思阐述,接受考官提问。

  好戏拉开了帷幕。第一个摄影题目是“光影”。一开场,我遇到了一群来自湖北兴山的孩子。这些考生憨厚、朴实,说话有些紧张。我去过神农架邻近的兴山拍过小水电站,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我就让考生说说兴山,那里是王昭君的故乡,有一条香溪流水飘香,山上的树叶色彩斑斓。果然,打开了考生的思路,有个女孩的表述就流畅了。她喜洋洋地说:“学摄影,将来想在家乡开个婚纱影楼。”

  原来,这些考生都在宜昌一个艺术补习班里学习。文化成绩离高考线有点距离,就想找一条艺术考试捷径,低几百分低几十分也能进大学。农家儿女花了成千上万的钱,给补习班老师,突击学几个星期素描,学一点艺术考试知识,就来大城市赴考了。

  考生说:“培训老师没空来上海,十几个人都是一个学长带来的。”这些考生登记表上的联系电话是同一个号码。

  我非常同情这些考生。这笔不菲的培训费和路费,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的血汗钱,是爷爷奶奶包谷庄稼地里收获的辛苦费。艺术考试不好考,录取比例也不高。我怀疑用上万块钱来买普通高考与艺术考试的差分额,胜算把握有几分呢?

  一个高挑的大连姑娘进入考场,可她的学校填在湖北。一年多前,父母从渤海边把她送到了湖北内地借读。湖北有些学校像军营,早晨6点半进教室,晚上10点半回寝室,学得暗无天日。在湖北,大连姑娘除了有一个表姐外,没有第二个亲戚,父母也没有来看过她。埋在高高的书堆里,学习强度非常大,她可能对数理化语外害怕了。学摄影,只要按按快门就轻松了,所以来报考摄影。

  我问:“你一年多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是收获多呢?还是困难多?”这句话像催泪弹,触动了大连姑娘的泪点,她一下子热泪盈眶。眼泪换来同情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女教师走上去安慰了女孩。经过如此强度读书的人,以后学习还会怕艰苦吗!

  考场如悲喜剧,转化很快。一个女生进来自报家门:“我叫郎港澳。”这个名字一下子把大家逗乐了。上海大学摄影家对她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告诉她台湾有个摄影大师郎静山,和她同样一个郎。郎港澳说她出生在1998年,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她的妈妈特别爱国,就给闺女起了一个大气的名字,非常有纪念意义。

  出彩的名字,让大家记住了这个爽朗女孩“郎港澳”。

  这时,邻近港澳的深圳考生接连来到了上海考场。罗湖、福田、南山、观澜,一个个熟悉中学名称呈现在电脑上,以至一个年轻老师脱口而出:“又来了一个翠园中学的。”翠园中学在哪里?在深圳老街东门町北口,艺术考试有传统。深圳一些同学去北京某学校补习艺术,半年开销近十万,付出了昂贵的“过桥费”。学校把考取艺术院校的学生头像贴在宣传页面上,吸引成绩稍差但家里有钱的学生来补习,一张素描卖出了黄金价。

  摄影班里的深圳同学,每一届都有打扮前卫的,像小男孩那样头发短短的是女生,而有的男生却在耳朵上打洞穿耳环,标新立异。但深圳大多数同学有灵气,学摄影进步快。如有一个外公家在大鹏湾的深圳学生,会遥控小飞机航拍,能在海里水下摄影。

  培训出来的“梦游孩子”

  走廊那一边,是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考场。初试故事创作,采用五人一组故事接龙方法,来考察学生艺术想像和语言能力。考官先说一个故事开头,让考生接龙往下讲。我听到了考官回忆的三个故事开头:

  故事一:小王在家里看书,突然听到了敲门声。小王打开门一看,空无一人。

  故事二:小李骑车去上班,前面有一辆车,掉下来一只橘子,橘子上写了一串数字。

  故事三:小张面色不好回到家,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说出来,你要吓死的。”

  现在的学生看过许多网络小说,有的用悬疑推理手法,有的走情感路线,海阔天空,随心所欲,绘声绘色。但是说着说着,下面接龙的考生卡住了,说不下去了。这些考生大多会说:“原来,他是做了一个梦。现在,他梦醒了。”考生洋洋得意,自以为随机应变,衔接得好。

  可是,大多数考生都是做梦的说法,重复单调,令人生厌。难道这么多的孩子处在梦游状态,中学语文教作文只教梦的描述吗?

  上海师范大学一位老师点穿奥妙,梦游源头在艺术培训班。据说,大学考试题库里有100多种故事接龙的开头,还会更新。培训老师当然不可能猜到所有的故事题目,就采用了几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教学生。其中,最普遍一个说法,当你说不下去的时候,就说在做梦。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梦游”孩子。

  回到摄影专业考场,考题发生了变化,换成了“瞬间”。考生区域换到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来了几个男考生,拉大旗做虎皮,一开口:“我最最喜欢外国某某摄影大师,他的作品如何如何好。”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培训班教的招数,掼几个浪头,说几个摄影大师名字,好像很懂摄影史,其实不然。

  有的考生也会捧出一本过分精致的摄影集,可能也是培训班代做的。如像集里的故宫角楼全景照片,似曾相识。可能有的培训老师,先做几个样本,指定地点,定好光圈快门,让学生去模仿拍。流光溢彩的夜景照片,学生以为这就是大师级作品。

  倒是几个不说大话有真本领的考生引起了我们的好感。这些考生积极在学校参加社团活动,有的在摄影社拍过照片,有的在校园电视台拍过微电影,有的主持一个视听网站。社团活动比多画几张素描有效多了。我认识的几个摄影专业大学生,后来拍出了《中英街第八号界碑》《漂泊上海变脸记》《追星这件事》《淮海戏》等纪录片。他们都有过社团活动的锻炼经历。

  风风火火辣妹子

  新生代的学生要有个性。摄影专业考场闯进一个结实粗壮的山东姑娘,踩着地板噔噔响。我第一感觉,她就像《水浒传》风风火火的女将,揣着宝剑杀下山坡。不少女孩喜欢摄影的理由:“去旅游了,看到好风景,就想学摄影了。”唯有这个山东姑娘嗓门很大,霸气地说:“我最想担当新闻摄影师。”

  我说:“新闻摄影师,好啊!那你说说,这几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山东姑娘摇摇头不知道。我又问:“最近,你知道有什么新闻事件?”山东姑娘想了想说:“天津港爆炸事件。”爆炸事件发生在去年8月,已经是旧闻了。我说:“你想当新闻摄影师,但你从今天起,要天天看新闻。还有看你性格,你是敢冲进火场拍摄的,但要注意安全啊。”山东姑娘连连点头,退出也是一阵旋风。

  有一个女生说:“从读高中起,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原先,家里每星期给她200块钱生活补贴。现在,她学了一门照片修饰技术,在网上接业务,每次花十来个小时修照片,可以赚500块钱,小小年纪成为自给有余族。这样的考生前程看好,自立的孩子早成才。

  这次招生录取规则,摄影和广播电视编导考生按照专业校考成绩占50%,高考文化成绩占50%,合成分相加,从高到低排序录取。播音与主持专业和表演专业,按照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所以,校园艺术考试打分显得非常关键。

  摄影考试又换了一个考题“青春”。美术电影厂的丁导演说,有一个来自湖南的湘妹子,拍了一张树上小果子的照片。湘妹子说:“这张照片是有思想的。”考官纠正说:“是有想法的。”湘妹子亮出红辣椒性格,坚持说:“就是有思想嘛。”思想、想法,到底谁用词准确呢?莫衷一是。

  考完后,湘妹子临走之前,对考官故意瞥了一眼。这一瞥,扔了一颗烟幕杀伤弹。五个考官面面相觑,湘妹子这一瞥的意思是什么?若干种假设:不服、生气、挑逗、矫情、妩媚?结果,考官都亮出了高分。其实,这可能是女生应试招数中的“怪嗔态一瞥”,目的让考官记住火辣辣的她。

  色盲色弱“青睐”男生

  雕塑、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要求无色盲。考生进入考场,先翻看《色盲检查册》进行测试。前面几页,图案简单,比较容易辨认。后面几页,碎片愈加复杂,颜色差别细微,正常人也得仔细辨察。

  一个外地男孩说他的父亲做生意,母亲在上海加盟一家有名的婚纱摄影店拍婚纱照。可是,他对《色盲检查册》却傻了眼,辨不出埋藏在图案里的雨伞、五角星,自然淘汰了。

  一个深圳男孩进入考场,捧着一本纪实黑白摄影册让考官看。照片抓拍了各种人的神态,栩栩如生。可是,他看《色盲检查册》时,也遇到了麻烦。在浅绿、青黄色碎片中,隐藏着数字828,深圳男孩看不出中间淡紫色隐约的2。我为他着急。深圳男孩做最后争取,展示一张香港中环黑白照片,特别强调他抓拍的人像非常生动,标题是“迷惘”,人也迷惘。

  本次考试中,摄影专业部分组里发现6个考生有色盲色弱现象,皆是男生,没有女生,大约占考生比例2-3%。

  根据补色拮抗的原理,市场发明了一种色盲矫正镜,可使原来色盲图本辨认不清的变为能正确辨认。但这种渡膜的色盲矫正镜鲜为人知。本次考试检查色盲过程中,没有让考生摘下眼镜裸眼检测,或查有没有戴隐形眼镜。这是厂商的商机,也是色盲色弱考生的一线生机,或许是一个待补丁的漏洞。

  第二天晚上,摄影专业复试结束,热闹许久的考场熄灯关闭了。摄影专业主考官最后走出大楼,发现楼外台阶上还坐着一个考生。黑暗中,考生呼地站起来对主考官说:“我今天笔试和素描考得不好。我太喜欢这所艺术学院了,我明年再来考。”

  曲终人散,来年再过独木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目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独木桥”上看艺考
新民晚报纪实/星期天夜光杯B10“独木桥”上看艺考 2016-04-03 2 2016年04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