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设摊是普遍顽症
调查采用了电话回访、热线“拨测”以及大数据舆情监测三种方式,多维度了解市民真实诉求,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处理情况。截至活动中期,共调查了5000余位市民,获取有效样本1323份。
从测评结果来看,绿化市容行业仍是诉求量最大的部门,乱设摊仍是上海各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市民对乱设摊投诉量较大的区域是浦东新区、闵行区和杨浦区。
中心城区的市民诉求,主要集中在油烟乱排放,窨井盖缺失、破损等,去年诉求量较大的跨门经营,今年有所缓解。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
今年,市民的受理满意度为89.98,比去年略有上升。针对“12319”的电话拨测,评价高达到95.30,较去年有了大幅进步。其中热线接通率达到100%。54.6%的问题得到了现场解决,高于去年。
截至“夏令热线”中期,市民投诉/报修处理满意度为84.99,与前几年相比稳步提升。与去年相比,今年各行业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供水排水行业、居住物业管理行业以及电力行业。
而在各区测评中,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的市民满意度为85.00,稍高于郊区市民满意度。中心城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浦东新区、普陀区以及黄浦区,郊区排名前三的为闵行区、宝山区和奉贤区。
大数据进行舆情监测
随着互联网对于政务工作的帮助越来越深入,今年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加大了舆情监测的工作。今年对2.65万条舆情的分析显示,垃圾、违法建筑、油烟三大问题最扰民。此外,梅雨季节房屋漏水道路积水、旧城区域电路水管老化卫生设施不齐、各类占道经营乱停车市民出行不便等,也占据投诉前几位。
据悉,热线开通以来,微博、微信、媒体、本报“新民邻声”APP等各渠道的相关报道,达623篇,其中涉及“新民邻声”APP中“夏令热线”相关报道,有近两百篇。突出“一个提高、两个聚焦、两个拓展”等主要任务,主动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助推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今年“夏令热线”的鲜明特征。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