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排摸问题
夏长浦河道的黑臭问题,也引起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影的关注。去年底,她在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专门提出意见:河西大华有四只瓦洞长期将污水排放到河里,致使鱼类、甲鱼等生物大量死亡,河水发黑发臭。希望市级有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还老百姓一个良好的环境。
针对李影代表的意见,宝山区水务局会同大场镇对沿线排口、小区及相关单位进行调查、排摸,发现夏长浦沿岸的大华一村由于是老小区,雨水管通过夏长浦自排,未纳入到市政强排系统。由于小区内部存在雨污水混接现象,部分混接污水通过雨水管直排入夏长浦,造成水体污染,而这样的排口在宝山区境内有11个。
封堵11个排污口
找到问题的源头,两区水务部门决定联手治理。宝山区计划投入535万元,对11个排口进行“手术”,在雨水管道上架设雨污分流装置,雨水仍直排入夏长浦,污水则引入到岚皋北的市政排污总管内,预计敷设截流管1145米,新建检测井2座。记者获悉,目前该方案已获宝山区发改委批复立项,正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计划3季度完成招标,4季度进场施工,力争年内完成改造。工程结束后,夏长浦沿线现有的11个排放口将全部封堵,彻底杜绝混接污水排入夏长浦。
静安区河道管理部门则已为夏长浦量身制定了纯生物改善模式,搭建了水下森林,一次性投放微生物,使其在此着床安家。同时,培养水上浮床,外加使用太阳能曝气增氧,从而进行水质处理,逐步修复水生态。
56条黑臭河将“摘帽”
2015年12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建成区56条段黑臭河道列入整治范围,根据每条河道的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因河制宜,确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同时,组织各区县积极开展重污染河道治理,通过截污治污、调活水体、营造水景、完善管理等措施,实现重污染河道水质稳定,消除间歇性黑臭现象。
据市水务局透露,徐汇春申港、闵行区三桥港、松江区长浜、奉贤区种福港等56条建成区黑臭河道,将在2017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确保消除黑臭。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