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十四,成长的尴尬期,每次我训他的时候总是以“你已经是个大人”开头,而想跟他黏糊的时候又会喊他宝宝。训他大多是因为他的迷糊,拉琴忘了谱子,出操忘了外套,扫地丢了拖把……每每我训得渐昂扬,他就会安慰:“等青春期就好了,老师说青春期的时候脑子里会忽然有很多东西,我现在脑子里还什么都没有。”好吧,尴尬是我的,他什么也没有。
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周末里我若没有稿债而他做完作业,一壶两杯的喝茶聊天也颇得趣儿。他认真地问我,“我是不是不太聪明?为什么人家背英语很快我就很慢?”我便也认真回答:“我妈以前也愁。她也觉得我不聪明。可后来她愁着愁着也就宽待开了,觉得我虽然笨点,可胜在长得也笨。要知道,这世上最惨的是脑子笨,却偏长了副聪明相,可倒霉。”他于是点头:“这么说,我不聪明是随你?那我不计较了。”我一口热茶呛在喉咙里,吸了半天的凉气才缓过劲,龇着牙补一句:“可你长得蛮聪明。”
初二的作业陡然就比初一多了不是一点。儿子一边做一边发狠:“那个隔壁班的谁谁谁,楼下班的谁谁谁,都是谁啊!数学我考97分还只有12名,究竟是想要怎么样?!”我是个慢虑分子,急得慢却急得悠长。我倒不担心他考了几分或者能排几名。而实实在在担心万一他不喜欢读书了可怎么办。我于是宽慰他:“最聪明的人自然是反应快的,他们以后尽可以去做生意。因为生意人需要面对各种诱惑最快的判断。你若是觉得这样太辛苦就读书做学问吧,也苦,但不着急,静下心来慢慢磨,总能出点成绩。”儿子将信将疑:“可是我不做生意就没钱给母校捐一个图书馆啊。魏老师作为我的母师会不会觉得没面子?”我很难形容内心的感受,半晌回话:“你得个诺贝尔,母校母师就都有面子了,连里子,被单都有了……”
终于作业做完,他一边吃点心一边告诉我:“刚才我是在逗你,你知不知道?我当然知道我不算太笨,也不会嫌弃你笨。可是你也不该逗我,说什么让我去做学问。你知道我要是做个生意,万一失败了赔点钱我倒不是太在意。可是万一做研究的话,你知道做研究很花钱,要是一直失败,我怎么办?”我略有意外给他递一杯水,忖一忖道:“研究这种事确实不能保证成功,要说一直失败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可你不是心眼儿大么?我倒不晓得你会心里难过。”他瞪眼:“哪个说我难过了?我只是觉得会很没有面子……”
儿子十四,虽然我坑他的时候远比教他的时候多,但也齐整地长大了。每天拉琴,偶尔写诗,吵架的时候写词。他说诗言志,词诉情。他说他不是天才,所以估计中考推不了优。我觉得还好,我愿意看着隔壁的天才,然后守着他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