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家雪漠的丝绸之路主题小说集。 该作品,以一位西部作家向前来采访的西方女汉学家介绍中国丝绸之路为线索,引出19位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发生过的男人、女人故事和生灵、信仰故事。这些故事扎根中国西部土地,有着鲜活、浓郁、独特的西部味道,将西部人的世界观、西部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展露无遗。《深夜的蚕豆声》与长篇小说《野狐岭》、长篇自传体散文《一个人的西部》,共同构成雪漠的“故乡三部曲”。它们呈现了西部的三种风貌,定格了雪漠心中的三个故乡,《深夜的蚕豆声》中是本土向世界讲述的故事里的故乡。
《甲骨时光》陈河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甲骨时光》是陈河的最新长篇力作,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专家杨鸣条受傅斯年所托,来到安阳调查、发掘殷墟甲骨的故事。陈河并不满足于他既有的创作高地,这一次,他将笔触探伸至一个文学创作中鲜见的领域,在中国古老文明的神秘地带跋涉,在纪实与虚构之间,重塑了国人的勇气、智慧与气节。
《东方照相记——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南无哀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
全书仔细考察了170年来西方摄影家在中国的拍摄活动,在两方面拓展了视野。第一,综合运用东方学、历史学等多种学术工具,拓展了摄影史研究的学术视野,首次勾勒出西方人拍摄的中国照片中潜伏的“东方学影像链条”以及这一链条的演变。第二,拓展了照片的社会——历史视野。通过考察西方摄影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揭示其影像背后隐藏的社会历史内涵:同一幅照片,英国人的解读与中国人的解读是不同的,中国读者面对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照片经常停留于画面本身,照片背后的内涵常被忽略或没有意识到。
《百年旧痕》赵珩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北京是如何走过百年的?旧时北京为什么分为宛平人和大兴人?旧时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病?孩子们如何上学?王府井为什么被称为北京的香榭丽舍?旧时北京的古玩如何收藏与买卖?作者以亲闻、亲历追忆旧时风物,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城市规划到社会交往,从文化娱乐到医疗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还原微观历史,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并观照社会生活变化背后的文化移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