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央”字头的环保督察掀起的治污问责风暴,对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对我国环保工作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严格规范督察
2016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实施为期一个月的督察。
进驻期间,8个督察组共与195位省级领导、136位省级有关部门和地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个别谈话,调阅各类资料2.3万余份,对84个市(州、盟)开展下沉督察或补充督察,现场抽查各类点位1500多个,梳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100个。
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8个督察组共计交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3316件,地方已办结13074件,其中责令整改9617件,立案处罚2659件,共计罚款1.98亿元;立案侦查207件,拘留310人;约谈2176人,问责3287人,不少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党政企同督察
中央环保督察这场问责风暴的最大特点就是推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现督企、督政向党政同督的转变,要抓住“关键少数”,自上而下地推动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督察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生态环保意识仍有待加强。如督察组明确指出,云南省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云南省生态基础好,环境容量大,有点污染无所谓。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全省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中,仍有55个未批先建。
一些地方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存在考核偏软问题。督察组指出,2015年,在河南省全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郑州市考核结果为未完成,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中,郑州市考核结果为优秀。
环保为发展建设让步的现象时有发生。督察组在广西发现,2015年6月,为建设钦州滨海新城,将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9%的面积调出保护范围,实际调减面积1413公顷。
环保“乱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2012年至2014年,江西省乐平市政府违反《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多次用财政资金为36家企业代缴排污费1147万元。
畅通举报渠道
13316件。这是8个督察组交办的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的数量,涵盖了噪声扰民、空气难闻、水体黑臭、违法排污等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
督察组进驻内蒙古期间,收到群众关于北方药业环境污染的投诉80次,最多时一天投诉达24次。督察组最终查实生力源肥业违规填埋北方药业委托处置的废菌渣1万余吨,违规填埋区域占地约4000平方米,埋深2至3米。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依法对北方药业采取停产整治措施。目前,有关整改工作正在推进。
督察组始终重视群众信访举报情况的转办督办,要求地方建立机制、立行立改,加强公开、依法问责,努力保障群众环境投诉举报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眼下,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马上要全面启动。根据安排,从2016年起,中央环保督察组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对全国各省区市全部督察一遍。这场治污问责风暴将持续在全国形成强力震慑,为改善环境质量切实发挥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