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2016年《慈善法》的落地实施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新空间。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在发言中指出,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公益发展呈现了三种新趋势:一是公益事业出现了大量的创新,比如社会企业、公益创投等一系列新的实践。二是新公益强调规模化,通过复制、推广、开源、推动政策改变等方法让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规模倍增。三是新公益拥抱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资源动员上取得了惊人的成效。
自今年9月1日起,13家网络捐赠平台得到中国民政部的授权,目前只有这13家平台才能在线合法募捐。而此次论坛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慈善》报告指出,在其中5个筹款超过1亿元的平台上,人均捐款额为5.22元,捐赠人较为年轻,集中在26岁到34岁,主要来自江苏、广东和北京。
在中国,互联网捐赠体系在发展速度、公众意识和筹款能力方面超越了其他体系。除了具备强大的筹款能力外,还向公众传达了“向善”的积极信息,将捐款融入个人生活中。不过,报告也指出,互联网慈善不应局限于捐赠体系,建议13家授权平台和更多的网络平台跨体系合作,并整合线上线下活动,确保每个慈善项目的实施与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