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刚刚晒出了2016年度纳税情况等七项数据,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纳税近1亿。
日缴税1亿确实厉害到吓人,账也好算;让人更感兴趣的是“平台带动纳税至少2000亿元”这一项。那么,2000亿是如何统计计算出来的?
阿里平台2016年所产生的消费增量,带动上下游产业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新增纳税,主要是在商品流通和物流两个环节。
在商品流通环节,保守按照3万亿销售总额估算,淘宝、天猫商家在过去一年拉动了约1.2万亿新增内需。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制造和批发环节产值占比推算,每100块零售产值对应了87块的上游产值,意味着平台创造了超过1万亿的新增上游产值,按17%的增值税率计算,这1万亿带动增值税约1700亿。
查阅资料可见不少天猫淘宝商家纳税增加的案例。比如三只松鼠2012年缴税12.5万元,第二年增至近600万,2015年已达4300万元;汇美集团2013年到2015年纳税额分别为5555万元、7602万元和9558万元。
这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新增消费带动的新增税收,如果按照3万亿全量计算,在商品流通环节,阿里平台所带动的全部税收超过4000亿。
在快递环节,根据行业平均每140元销售产生一个包裹计算,去年新增包裹数超过214亿个,乘以13元的平均单价,新增快递消费约2785亿,按照11%的交通运输业税率计算,带动约300亿税收。
两个环节合计,可以算出阿里平台带动新增税收2000亿的数字符合逻辑。
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说带动税收,阿里生态圈内的海量合作伙伴同样值得关注。例如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公司、依托平台众多的第三方服务商(软件服务商、代运营服务商、电信、金融等),本身随着阿里生态体系的繁荣而增长,也因此成为纳税增量更重要的来源。当然,如果还要算上这一块,阿里带动的纳税增量,那就确实远远超过2000亿了。(文/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