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警方解读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警方解读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警方解读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警方解读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警方解读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方解读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该严管要严管 该便民要便民
潘高峰
  查询信息、缴纳罚款、举报违法、了解路况……被誉为“一键搞定”的“上海交警”APP上线两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和使用。记者昨天从交警总队了解到,截至昨天,APP已累计收到市民举报视频1700余条,其中,违法停车、实线变道占到了50%。

  从举报违法,到服务市民。“上海交警”APP的出现,与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精神一脉相承:该严管的要严管,该便民的要便民。近日,市公安局副局长俞烈接受记者采访,从启动执法培训、加强严格执法、完善配套措施、拓展便民举措四个方面对落实《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  

  新规怎么罚

  《条例》修订后新创设了不少规定,如“禁止货车占用客车道”、“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等,但具体应当如何处罚,《条例》并没有规定具体罚则。俞烈透露,目前市公安局正在研究制定具体执法意见,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要求。

  俞烈表示,此次《条例》首次明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而不是交警,打破了以往“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警种界限,有利于推动形成多警种联动的执法机制,比如对违法停车的执法,就由原先交警单独执法变为交警、派出所巡逻民警等多个警种联动执法。

  执法主体改变,如何确保执法质量和执法效果?俞烈透露,市公安局已经开始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做到人人正确理解、熟练掌握、严格执法、带头守法。  

  执法如何严

  《条例》的颁布,为每一位市民群众的交通行为“立了规矩”、“设了底线”,但相关规定要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依靠持之以恒的依法严管。俞烈表示,市公安局将延续交通大整治的经验做法,把依法严管作为道路交通常态长效治理的有效措施,一以贯之地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全覆盖、零容忍”的执法管理。

  “上海警方将以《条例》中有关创新管理手段、加大处罚力度的规定为抓手,针对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通过保持严管态势,使得知法、尊法、守法的理念深入人心。”俞烈举例,对发生交通违法逾期不接受处理的当事人,将实施两方面的处理:一是依法直接作出处罚决定,二是对逾期不接受处理达到5起以上的先予扣留机动车行驶证;对存在拼装、加装、改装情形和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以及违反交通管理措施可能导致危害、危险发生的机动车,也将实施先予扣车的管理措施。  

  管理更精细

  “执法要严,管理要精。”俞烈说,上海人一直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为了确保《条例》执法工作顺利实施,市公安局将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细化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比如针对“禁止货车占用客车道”的新规,警方将协调相关政府部门,落实客货分道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同时加强道路交通前端管理,推动公安部门参与道路交通专业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新建建筑出入口设计等工作。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为固化交通大整治期间形成的视频举报制度,警方已经在互联网和手机APP上分别开设举报平台,扩大举报途径,优化审核流程,畅通市民群众参与道路交通治理的渠道,加强对突出交通违法的社会监督。

  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上,警方也正在推动将部分交通违法行为纳入信用管理范畴,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维护执法尊严。  

  服务更便民

  上海交通大整治以来,因为处罚量激增,处理违法排长队的现象常被市民诟病。对此俞烈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上海交警APP”的便捷性、安全性、知晓度, 推动交通违法处理和交通违法缴款等各类交通业务的“线上”办理模式,通过“拇指化”服务逐步消除窗口服务场所排队积压的情况,实现严格执法与便民服务的有机结合。

  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上,也将深化推广应用“快处易赔APP”,并研究扩大适用范围和服务功能升级,进一步提升事故快处便民水平和处理效能,减少交通事故对正常道路交通的影响。

  为充分对接群众学驾和考试需求,缩短驾驶学员考领驾驶证周期,满足市民群众希望在双休日参加驾驶员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的需求,市公安局还推出了周六开放考试的便民惠民措施,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针对最难化解的“停车难”困境,俞烈表示,警方将科学实施道路停车场增、调、撤措施,配合推动停车设施的共享利用,满足重点区域道路停车需求,进一步缓解居住区“停车难”矛盾。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大网购专版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该严管要严管 该便民要便民
鸡年生肖邮票今发行
沪新能源车突破10万
上海首批援克拉玛依干部载誉归来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该严管要严管 该便民要便民 2017-01-05 2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