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搜索购买电动车等关键词,网友纷纷建议“去虬江路那边看看”。“要买电动车?小牛、杰宝都有!”2月21日,记者沿着虬江路往东来到一条小弄堂,目测有十几名黄牛“盘踞”此处。
一名中年男子用上海话主动搭讪,一听是想买原价3000多元的“小牛”电动车,他当即表示“不是‘小牛’高仿的有,包你舒服,只要1600块!”记者提出要看车,男子问,“你今天买不买?不诚心就别看,买的话带你看车。”看记者没有作声,他又补充道:“放心好了,‘一条龙’服务,有正规发票,再帮你敲块铁皮!”于是记者与他约定第二天交易。男子告诉记者,他姓“王”,并留下手机号码,关照记者“到了打电话,留一辆新车给你”。次日10时许,记者走到弄堂口还没拨电话,王某边挥手边向身边的黄牛介绍“来买车的。”他再次确认是买“小牛”后,拍拍记者肩膀,“来吧,走一段路,我让人把车开过来。”看记者有些犹豫,他催促道,“来呀,来呀,不远的,买好就开回家了。”途中他用手机联系,“有一辆‘小牛’对吗,快骑过来。”
在路口等待时,记者询问1600元的价格是否包括上牌,他回答“我帮你上块临牌。”当记者反问“不是快到期了?”他便称,“讲是讲到期,实际上有得开了,我给你弄块铁皮。”事后记者得知就是“假牌照”。
约半小时,“高仿小牛”被一名黑衣男子骑了过来。“来看看你的车!”王某表示,“漂亮啊!”一旁黑衣男子附和,“轻巧得不得了!”只见一辆九成新踏板式白色电动车(并无脚踏板)停在一边,“最快50公里,保证你舒服”。记者在道路上开了两圈,油门轻轻一转显示的车速达到25公里/小时,黑衣男子按下车头的一个开关,“平时最多30公里够开了。”
“验车”完毕后,黑衣男子拿出了一张发票,这张写着“杰宝大王电动车”的发票金额为3300元,收款单位为“上海盛炳贸易有限公司”。而聊到“铁皮”,对方表示要支付100元押金再去取,收到押金后黑衣男子骑车离开。5分钟后返回,打开车肚一块写着“上海两轮电动自行车”,号码为“3598507”的蓝色牌照就躺在里面。最终记者以价格过高拒绝了这场“交易”。
记|者|手|记
2014年实施的《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要求电动自行车须带“牌”上路。如今3年过去,当初向未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核发的临时牌照将于今年3月1日后失效,意味着超标车将正式“退出江湖”。目前上海电动车上牌要求包括:最高车速小于等于20公里/小时且具备脚踏行驶能力。而一辆既没有脚踏,车速轻松超过20公里/小时的电瓶车就这么“堂而皇之”地通过黄牛流入了市场,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从源头切断此类超标电动车流入市场。
新民网 董怡虹 陈炅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