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不符合加入条件
分析人士认为,战略对话是中印之间深入交流、缩小分歧、增进合作的重要平台,但不可能一夜之间把所有分歧解决。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龙兴春表示,印度此前可能预期在加入NSG问题上取得进展,但对中国来说这涉及原则问题。因为印度不符合加入NSG的条件,它既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缔约国,又是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NTBT)生效后才拥的核。
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对于非NPT缔约国加入NSG问题,中国一直主张NSG先充分讨论寻求共识,并协商一致作出决定。NPT是整个国际防扩散体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中国这一立场适用于所有非NPT缔约国,并不针对哪个特定国家。事实上,不仅中国,NSG内许多国家也持同样立场。
不能只顾本国利益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王文奇认为,印度如果加入NSG,一方面核进口会更方便,核武器升级换代也会更容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核出口,在外交上缔造新局面,进一步与中国抗衡。公开报道显示,新西兰、爱尔兰、土耳其、南非、奥地利等国家都反对印度加入NSG,认为印度的加入将削弱国际社会防扩散的努力,并可能激怒巴基斯坦。
王文奇说,印度的确想通过此次对话取得实质性进展,苏杰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印度驻华大使,由他担任代表也有这方面考虑。但是印度不能单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对重大问题下判断,而要综合考虑法理合法性、证据充分性、利益诉求正当性等多方面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在与中国的对话中实现突破。
对话可以避免误会
此前,中国搁置印度将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头目马苏德列入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名单的申请。马苏德问题涉及1267委员会,它是安理会负责制裁“基地”和塔利班相关组织的专门委员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以确凿证据为依据。
龙兴春认为,把巴基斯坦境内的马苏德列入国际恐怖分子名单,应该由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有效沟通,中国不同意,是因为没有看到确凿证据。印度此前已对中国产生了较强的敌意,认为包括在寻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受阻也是中国造成的,这些都不利于中印关系发展。“在这些重大问题尚未解决前,中印进行这种战略对话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误会和误判。” 黎萌 吴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