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给患者造成精神痛苦,影响其从事日常事务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杀行为。不过,抑郁症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为此,世卫组织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抑郁症,所开展活动的名称为“一起来聊抑郁症”,这也是去年10月世卫组织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发起的一项为期一年宣传活动。
世卫组织精神健康和物质滥用司卫生系统顾问丹·奇泽姆博士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表明了抑郁症对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抑郁症在所有人群中都很常见,据估算,全球大约有3亿多人患有抑郁症,如果按人口比例来计算,占到全球人口的4.4%。”
世卫组织指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但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持续悲伤,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没有能力从事日常活动。精力减退、食欲改变、睡眠更多或更少、焦虑、注意力下降、躁动、感到内疚或绝望,以及有自残或自杀的念头,也是抑郁症患者可能具有的症状。
丹·奇泽姆介绍说,统计报告还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显现出明显的性别特点和年龄特点,即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年轻人。“从发病率来看,女性比男性高1.5倍;从各年龄段来看,老年人略高于其他人群。”
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抑郁症女性发病率为5.1%,男性3.6%;在55至74岁老年女性中是7.5%,老年男性为5.5%。另外,从国别来看,抑郁症病例在全国人口占比5.5%以上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爱沙尼亚、芬兰、希腊、葡萄牙、俄罗斯等。乌克兰甚至超过了6%。中国为4.2%。
世卫组织发起的这项“一起来聊抑郁症”的活动,意在引起人们对抑郁症的关注,特别是消除对这种疾患的偏见和歧视。为此,世卫组织特别选择了三类重点目标人群,即:青少年和年轻人;育龄妇女尤其是产后女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世卫组织强调,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被污名化是人们寻求帮助的障碍。因此,不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与医学专业人员,或者在学校、工作场所和新闻媒体上公开谈论抑郁症,都可帮助消除污名,最终使更多人能够寻求并得到帮助。
(刘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