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奔向世界的上海大华长跑队
韩建刚
■ 去年十月,上海大华长跑队参加新西兰奥克兰马拉松比赛
  ◆ 韩建刚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跑者,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他们跑半马,跑全马,一路从上海,跑到“世界屋脊”西藏、祖国宝岛台湾,甚至跑出国门,跑到了希腊、新西兰……他们越跑越年轻,越跑越快乐。

  马拉松让队员跑到一起

  在宝山区大华行知公园旁的一处居室里,笔者见到了上海大华长跑队的队长蒋守纲。蒋守纲已经69岁,穿着一件橘红色运动衫,胸前印着一个大大的“酷”字,看起来相当精神。他向笔者介绍:“上海大华长跑队现有150余人,其中70%以上是60岁出头的老人。”

  2016年10月30日,大华长跑队跑到了新西兰,参加奥克兰国际马拉松大赛,42名队员中有10人参加“全马”(42.195公里)比赛,10人参加“半马”(21.175公里)比赛,其他人参加短程比赛。为参加这次比赛,蒋守纲和队友们半年前就开始准备,并提前6天抵达奥克兰训练。比赛中,这些长跑“老”队员奋力奔跑,发挥出色,路边不时有华侨和当地人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其实,大华长跑队的组建源于一次马拉松比赛。2002年,大华行知公园开放,经常去跑步的只有几个人。2005年,4位居民相约去杭州参加马拉松比赛,结果,其中一人夺得半程马拉松比赛第五名。这犹如一针兴奋剂,使得大华地区的马拉松运动人气渐旺。2006年春天,蒋守纲和几个长跑爱好者一起组建了大华长跑队,十几名队员开始每天在大华公园和新村路附近练习跑马拉松,就这样一直跑到现在,人数越跑越多,线路越跑越长。

  2007年11月25日,“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鸣枪起跑,一共有2万人参赛,大华长跑队也参加了比赛。这是大华长跑队组队后首次参赛,当时队里已有30多名队员,其中4人跑“全马”,10人跑“半马”。比赛规定,在3小时以内完成半程马拉松的,成绩为“及格”,而大多数大华队员都在2小时内跑完了“半马”。每个人都获得了奖品——一双运动鞋。

  初战告捷,士气高昂。队员们发现,原来跑马拉松并不太难,穿着获奖得来的鞋子,跑起来更带劲了。

  希腊领事馆破例发放申根签证

  “每天在大华公园跑步的爷叔阿姨,最近到外国去跑步了。”有一阵,在大华公园健身的居民们都在热议这件事。

  希腊是马拉松运动的发源地。大华长跑队的队员们很想有机会去希腊一展身手。果然,机会来了。2014年初夏,大华长跑队获悉希腊举办马拉松比赛。长跑队内有52名队员踊跃报名自费前往希腊,参加11月份在那里举行的马拉松大赛。同时,大伙也希望能够去欧洲其他几个国家看看。队员咨询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你们去希腊比赛,只能申请希腊一国的签证。大家觉得,花费一万多元只去一个国家,有点不划算。有人提议,干脆和希腊领事馆商量,希望能网开一面。希腊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见这群老头老太太们要到马拉松发源地跑马拉松,觉得很有意思,破例同意发放申根签证。

  2014年11月9日,大华长跑队的队员们站在了希腊马拉松大赛的起跑线上,和3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一起同场竞技。“在希腊比赛,一路树荫覆盖,风景秀丽。不过,赛道弯道多、起伏大,对运动员来说是另一种考验。我们穿着印有五星红旗的队服奔跑,感觉棒极了!”蒋守纲说。这是中国业余长跑队首次参加希腊国际大赛,大华长跑队创造了一项纪录。

  创造生命奇迹

  大华长跑队的老年跑友以每天长跑作投资,收获的是健康和快乐。谈起为什么长跑,队员们各有原因。

  “人老腿先老。长跑是最好的保健品,能带来健康。”68岁的郭华已经练习长跑很多年了。

  2004年,他曾因心脏问题先后住院2次,医生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郭华边治疗边锻炼,从走路到跑步,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最终摆脱了疾病,现在连感冒也很少有了。郭华乐呵呵地说:“跑步只需要一双鞋,十几年坚持下来,身体好多了。”

  队里的“残疾明星”姜三桃,是因伤残而跑。

  2006年6月,姜三桃不慎从4楼跌落,造成颅骨、髌骨、手肘、肋骨等多处骨折,入院抢救3天后才醒过来。出院后,他拒绝坐轮椅,坚持用拐杖练习走路。后来,姜三桃加入大华长跑队,每天早晚两次参加长跑训练。

  当时,姜三桃被鉴定为丧失大部分劳动力,腿里留着钢板,膝盖弯曲幅度很小。大华公园绕一圈800米,一般人跑一圈只需要5分钟,而姜三桃需要一个小时。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终于有一天,他站到了2008年杭州国际马拉松赛的赛场上,并用78分钟跑完了13.8公里。以后,他又在马拉松半程赛中跑进2小时,这是大多数健全人都难以做到的,姜三桃“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现在,姜三桃是大华公园里的大明星,不少人了解他的经历后都钦佩不已,慕名而来,天天跟着他跑步。

  对于长跑,也有人提出异议。一位公交车早班车司机曾对蒋守纲说,自己因工作关系没办法睡饱觉,他们能睡,却大清早“鲜格格”地出来跑步,甚至下小雨也在跑,这让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蒋守纲笑着回答他:长跑后,队员身体的各项指标正常,心肺功能强健,血管无老化迹象,饭吃得香,觉睡得着,干起活来浑身是劲。大华长跑队先后有2500多人次参加各类马拉松赛,足迹遍布国内外。一番话说得那个司机连连点头。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认为,有些人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年纪轻轻就未老先衰,生活质量下降;而有些人长期坚持锻炼,虽然年逾古稀,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脏。

  一次比赛结束,又一次比赛开始,白发健儿不断奔向新的目标。聊起马拉松,蒋守纲十分感慨:“人生由无数段马拉松组成,不断出发,不断到达,不断超越,只要坚持,所有目标都能达到。长跑队今后要跑的路还很长,非洲和美洲还没去过呢,我们要到各大洲去跑跑看看,长长见识。”

  摘自《上海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之窗
奔向世界的上海大华长跑队
本报信息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A24奔向世界的上海大华长跑队 2017-02-24 2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