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介绍,“月宫365”实验自5月10日第一组4名志愿者入舱开始密闭实验以来,进展顺利。4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被准确记录,舱内各项设备运转正常,大豆、油莎豆、小麦、芋头等作物及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的生长情况良好。按照实验设计,60天进行换班,第二组进舱与第一组将进行约10小时的工作交接,系统在此时间段要为8名乘员提供生命保障,将考察系统在短时间内抗高负冲击的能力。9日下午5点左右,第一组4名志愿者将出舱,第二组4名志愿者将继续驻留生存200天。此前,在此类系统中驻留生存时间最长的记录由俄罗斯保持,为180天。
据介绍,根据前期的测试和实验设计,第二乘员组的代谢高于第一乘员组,实验将研究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组变换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和发展系统长期运行调控技术。此外,实验还将研究人长期在幽闭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自然光节律对人情绪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与人的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人的情绪调控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