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养生/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伏天心血管病高发
“夏练三伏”不当可引发猝死
吴瑞莲
  吴瑞莲

  本周三上海将入伏,意味着就要迎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很多人认为只有寒冷的冬季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其实不然,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桑拿天时,心血管病人反而有增多的趋势。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宋贺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天气闷热,人体大量出汗、脱水,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有既往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若盲目“夏练三伏”,导致运动过量,极易引起心梗,甚至猝死。

  33℃以上增加猝死风险

  宋贺主任解释说,猝死可以简单分为两种,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一般来说,心源性猝死占据了猝死病例的80%至90%,也可以说大多数猝死都与心脏问题相关。”宋主任分析,关于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诱发因素,比如精神的紧张、剧烈的运动、过度的劳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像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另一种是本身身体原因,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而心血管疾病之所以在夏季,尤其是在三伏天比较高发,内因是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同时外部环境诱导了猝死的发生。宋主任指出:“从以往高温猝死的案例来看,即便是心脏健康的人群,也有发病的可能性。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高于正常温度时,猝死风险也更大。高温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更大,比如心血管方面会出现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到5倍,而内脏的血流量下降,加重了心血管患者的相对缺氧反应;在神经系统方面,交感神经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兴奋性增加,身体会出现心慌、胸痛、多汗,严重时会使动脉血管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发生心肌梗死等。”

  此外,她还提到,由于天气炎热,机体内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使血黏度增加、血中含水量下降、血液浓缩等,这也增加了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中老年人别盲目“夏练三伏”

  炎热夏季进行适当锻炼,不仅能改善机体调节功能,增强对酷热气候的耐受能力,而且对预防疾病也大有好处。但是宋贺主任提醒,千万别盲目“夏练三伏”,锻炼应选择运动量小的项目,如散步、轻体操、太极拳等。

  宋主任表示,在高温环境中锻炼,人体只能够靠大量出汗来散热。出汗过多,血液浓度增高,血液粘度也随之升高,电解质特别是钾便会随汗液流失。而人到老年后或多或少会出现血管弹性下降,血粘度增加,如果此时不注意补充水分和钾,极易诱发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形成。

  另外,高温天气的另两个气候特征,低气压和高湿度也对诱发猝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了解,气压低时,氧分压也低,动脉血中的氧含量不足,导致组织缺氧,而心肌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可能会引起心血管反射性痉挛,造成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塞。而在湿度高的环境下,人的出汗受到抑制,体内产热更多,极可能导致中暑,其严重后果是心、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引起死亡。

  宋主任建议:三伏天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高强度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老年人在夏季锻炼要选择天气较为凉爽的清晨和傍晚,锻炼前要喝些水,出汗多的时候还要吃些水果或者喝些果汁以补充钾,运动时随身带些急救药品。如果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或肢体麻木等症状,则要停止锻炼并及时上医院就诊。

  夏季别频繁进出空调房

  预防高温引发的猝死,宋主任说,方法其实很简单。“大家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很好,大热天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最关键的一点,出汗了就要及时补充水分,除了喝白开水也可以喝盐开水,还要多吃一些含钾的水果,比如香蕉、橙子。”

  另外,宋主任提醒道:“因为天气炎热,很多人会频繁进出空调房,有些人一从外面回来,就马上洗冷水澡,吹空调,吃冰饮料、棒冰,一冷一热的刺激会让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而出现意外。” 

  除了及时喝水和少冷热交替外,宋主任强调,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来说,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至关重要。只有坚持日常门诊的检查,医生才能随时监测病情和调整药物,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患者突发性疾病的发生次数。另外,她还建议患者,夏季要注意饮食,因为消化道疾病引发的腹泻可能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降低可能使心脏病患者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一般情况下,若有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或者突然出现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头晕,很可能是猝死发生的预警信号,应及早前往医院检查。”宋主任特别指出,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属不能忙于搬运,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专家简介

  宋贺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委员。主持科研项目两项,科研成果两项,曾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二十余年,学科带头人,对心血管疾病有较深研究,尤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疑难杂症等。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原九院种植牙专家团助力大型爱牙活动
三伏天心血管病高发 “夏练三伏”不当可引发猝死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养生/新民健康A24三伏天心血管病高发
“夏练三伏”不当可引发猝死
2017-07-10 2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