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杨浦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各类人群感受城市温度
~~~杨浦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各类人群感受城市温度
~~~杨浦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各类人群感受城市温度
~~~杨浦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各类人群感受城市温度
~~~杨浦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各类人群感受城市温度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搭到家”
杨浦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社区各类人群感受城市温度
邵宁
  位于殷行一村29号的殷行街道阳光之家是上海最早开设的阳光之家,后又增加了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和阳光心园(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两项功能,共有学员94名。2011年街道引入上海乐爱社工师事务所的服务,由专业社工为学员“量身定做”一套系统化康复课程,增设了阳光小农庄、阳光工乐坊、阳光欢乐园、阳光实训馆等。去年,由社工设计并指导阳光之家和阳光心园学员制作的景泰蓝花卉工艺品,被上海市领导作为国礼带出国门,赠送给外国友人。

  像爱乐社工师事务所这样的社会组织,在杨浦区已有702家,这个数量比5年前翻了一番,其中约300家活跃在社会治理和基层领域。无论是社区的睦邻中心、旧改基地,还是小区自治平台,都可以看到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的身影。近年来,杨浦区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拓展服务空间,购买服务资金逐年增长,形成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杨浦模式”。

  律师调解旧改矛盾

  近年来,杨浦区旧区改造步伐加快。2012年岁末,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志愿者注册成立上海公义房屋征收法律服务中心,这家独立机构全程参与杨浦区20多项重大工程和旧改基地的法律服务,为征收部门、征收事务所和被征收居民1.4万人次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调解各类矛盾650多起,在纷繁复杂的旧改事务中维系各方依法办事的底线。

  去年,杨浦区长白街道228街坊以史无前例的“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100%、居民协商签约率100%、居民搬迁交房率100%”完成整体搬迁,其中律师团队整整4个月没有离开过基地。经验丰富的谢东律师每天蹲守228旧改基地,他的工作方式是“到家搭平台”,一家一家上门协调,耐心倾听、公正评判、专业调解,使很多家庭纠纷的当事人心服口服。中心理事长厉明说:“旧改矛盾不同于一般案件,不宜采取诉讼渠道解决,否则容易激化矛盾。律师的专业优势在调解中可以发挥作用。”

  据了解,杨浦区以综合治理为主业的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共10家。在社会组织的参与下,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成本下降了,治理效率更高了。

  睦邻家园满足需求

  “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是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提到的,也是杨浦推动“睦邻中心”向“睦邻家园”发展所遵循的理念。2014年,民政部把杨浦区睦邻中心建设列为当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睦邻中心被称为“百姓会所”,从延吉社区建成第一家以来,杨浦全区已建成睦邻中心54家,主要由社会组织承接整体运营或项目服务。睦邻中心之外的楼组、庭院、小道、花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为社会组织“施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负责运营延吉第四睦邻中心和控江靖宇南路睦邻中心。在睦邻中心建设和运营前期,“新途”委派专业社工从社区概况、人群特点、服务需求、居民期望等入手,以抽样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式开展社区调研。社工发现,控江靖宇南路睦邻中心地处街道中心地段,既有老式公房小区,又有新式商品房小区,人群需求各不相同。

  根据调研结果,工作人员提出以“屋”的概念划分空间和设置功能,建立了以互联网+社区综合服务的“智慧屋”,满足居民网上阅读、网上购物等需求;建立以便捷生活服务为主的“惠民屋”,提供日常助餐、便民维修等服务;建立以家庭代际融合为主的“多代屋”,为家庭联谊、亲子沟通提供活动空间;建立社区公益平台、青年聚集交流的“创客屋”,为社区提供公益项目服务、多人群交叉互动的场所。

  社区需要“微观组织”

  社会组织介入社会治理的前提是政府愿意让渡一部分空间,把社会有能力承担的事务放给社会。杨浦区早在2012年就搭建了全市首个区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网站,形成“政府立项、公开发布、竞标评审、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机制,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设了规范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梳理,把合适的公共职能让渡出来。5年来,杨浦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累计近千个,在财政并不宽松的情况下,累计投入项目购买资金接近1.5个亿,项目主要围绕“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基础职能,在内容上除了养老、助残、关注妇女儿童等传统服务领域,还逐步拓展到矛盾调处、节能环保、社区营造等新兴服务领域。

  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中振认为:“社会治理,最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微观组织。”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微型社会组织深入社区肌理,发掘社会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使社区的各类人群都能够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搭到家”
6月份CPI同比涨1.5%
“丹青颂军魂”开展
上海市代表团访问爱尔兰
中国与全球化:新阶段 新挑战
新民晚报要闻A02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搭到家” 2017-07-10 2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