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首次来沪畅想未来
易蓉 杜晟尧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无法避免要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深度结合,我们是否还有选择、决定自我命运的能力?未来究竟会如何?我们又将如何选择?前天,“造就未来大会”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人类简史》及《未来简史》作者、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亮相大会,给出了他的答案,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发表演讲。

  在赫拉利教授看来,综观人类的发展史,从我们最初的非洲祖先到如今的现代人,从弱肉强食的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都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不仅仅是人类,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在数十亿年的岁月长河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没有变。那就是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竞天择”,这条规律决定了生命进化的方向。然而,我们人类目前正在经历的以及未来将要经历的,可能是人类乃至生命本身最大的一次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不仅仅学会了操控我们外部的世界,更是开始控制我们体内发生的事情。这一场变革,在赫拉利看来,主要会从三个途径展开。

  其一就是生物工程技术。生物的自然进化本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在几十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和我们现代人的身体构造就已经很相似了。而通过生物技术去改造人类基因乃至整个身体结构,则可以无限地加速这一过程,并且可以按照我们人类自己意愿去设计、改造。

  另一种方式则是半机器人,将人类有机的身体和一些非有机的部分结合,比如仿真的手、腿、眼睛等等,甚至在大脑植入芯片。例如有人遭遇事故失去了手臂,则可以为他接上义肢,而现在先进的仿生手臂已经可以做到完全由意念来控制。赫拉利教授畅想,未来技术成熟时,这样的人造手臂不仅可以实现普通手臂的所有功能,而且将更有力量,能做到更多的事,甚至一个人可以拥有多条手臂,而这些手臂在未来可能并不需要连接在人身上,当人在外工作时,其中一条手臂就可以在家把碗洗了。自此,人类可以说已经突破了有机体和自然选择的限制。

  如果说第二种方法是将有机与无机结合的话,那么第三种方法就是完全改变生命最基本的构造,也就是AI,人工智能。以赫拉利的观点来看,生命,基因以及进化都可以归纳为数据和算法。如果这一假设正确的话,碳基的生命和硅基的生命又有何区别呢?而面对人工智能的争议,赫拉利也有自己的解答。他认为智能(Intelligence)和意识(Consciousness)是可以分开的,AI将在智能上优于人类,它们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AlphaGo能击败围棋世界冠军一样。但这不代表AI会拥有自己的意识,会拥有人类的感情和欲望,所以并不会出现科幻小说里的“机器人想要毁灭世界”或是“机器人爱上了正常人”的情节。

  赫拉利预言,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更像“高智能蘑菇”,它非常聪明,但没有自己的意识。     

  本报记者 易蓉 通讯员 杜晟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养生/新民健康
毕业就创业到底对不对?
昆曲绽放上海之巅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首次来沪畅想未来
公利医院为贫困脊柱病患者提供公益手术
阿大阿二绿茵场上追梦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首次来沪畅想未来 2017-07-10 2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