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女儿只爱中国象棋
每天上下午的两轮比赛,场边都有欧阳琦琳的身影。她是上海队领队,也是选手董嘉琦的妈妈。若其他棋手下完了,欧阳琦琳会轻轻挪步到女儿身后,认真看完棋局。
此次出征全运会象棋决赛,上海队的小选手为赛场带去了一股清新之气。特别是17岁的董嘉琦,短发的学生头,稚气未脱的脸庞,她的肩上,却已扛起上海女子象棋的大旗。
董嘉琦还在幼儿园时,欧阳琦琳和先生、象棋大师董旭彬为了培养女儿,请来名师教她国际象棋,可打小,女儿却与中国象棋有缘,“国象更国际化,教练我们也请了好几位,可她偏偏就是喜欢中国象棋。”
这个象棋之家的丰沃土壤,注定要结出一朵象棋小花。
嘉琦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家里下棋,她在边上津津有味地看,耳濡目染,很快显露出天赋。爸爸妈妈试着把嘉琦送去接受系统训练,她身上的象棋基因就此引爆。12岁,14岁和16岁的时候,嘉琦分别拿了三届全国少年赛的冠军。
选择 女儿自己要当棋手
作为一名母亲,欧阳琦琳也站上了十字路口——是让女儿继续学业还是走棋手之路?要知道,当年自己也于留在重点中学和进入象棋队之间,做过艰难选择。最终,嘉琦自己的态度打动了妈妈。
“她自己要走专业这条路。”欧阳琦琳说,女儿很坚决,这也坚定了她这个母亲的决心,“孩子提高棋力,这个年龄是黄金阶段。今后她棋下好了,再来上学也不迟。”象棋泰斗、惜才爱才的胡荣华也力主小嘉琦进上海队。欧阳琦琳和董旭彬这个象棋之家,为上海象棋的发展再助一臂之力。
学棋 她听教练不听我的
虽然自己和先生都是象棋名家,可要把女儿教好,欧阳琦琳坦言得交给教练,“学棋要把时间花下去,孩子会撒娇,我们自己教不好,反而教练说什么她都听。而且,现在我和她爸爸工作都忙,也难空出时间盯她。”
嘉琦平时会通过网上对弈来自修。不过,虽然自己不教棋,欧阳琦琳很清楚现阶段的女儿需要什么,“和成年棋手比起来,孩子还不能完全自修,复盘时,不一定都看得清楚,还得教练在旁边指导。”
但小嘉琦真是学棋的料,她的教练、特级大师林宏敏说,“学棋天赋很重要,但兴趣同样重要,只有真的喜爱中国象棋,才可能投入精力,学有所成。”
放松 比赛完了带她去玩
这次全运会,董嘉琦代表上海参加专业女子个人组决赛,面对与全国最顶尖选手的艰苦鏖战,最终在4局后走的情况下取得8分的高分。4天里下满7轮棋,而且又待在天津郊区的赛地,孩子过得有些枯燥,欧阳琦琳在完成上海队领队工作的同时,也要兼顾妈妈的角色,“等比赛完了,带她去天津玩一下。”
记者 金雷(本报天津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