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论坛/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俄罗斯中亚东欧学会理事 张耀
~~~上海俄罗斯中亚东欧学会理事 张耀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首次“双普会”看俄美关系发展前景
上海俄罗斯中亚东欧学会理事 张耀
张耀
  德国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上任后首次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普会”引发各方关注。那么,这次会晤取得了哪些成果?俄美关系能否从此走上正轨?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1

  千呼万唤普京终见特朗普

  时过境迁双方没有很期待

  问:特朗普上任后首次美俄元首会晤为何选择在汉堡G20峰会这个时机?双方对首次会晤有何期待?

  答:汉堡的G20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终于进行了双边会晤,应该说这是一次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会面。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多次称赞普京的领导才能,表示当选后要改善美俄关系。普京也曾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多次表示特朗普是个聪明人。去年11月特朗普选举获胜后,普京总统是最快致电祝贺的外国领导人之一。

  本来看上去有点互相欣赏的美俄两国领导人尽快举行双边会晤好像是双方都很期待的事情,由于特朗普宣称要改善美俄关系而可能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景又使得国际舆论对此充满关注和兴趣。但是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问题,这场元首会晤却姗姗来迟。

  就在G20会议前夕,美国国内关于“通俄门”事件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此前在此问题上对特朗普穷追不舍的CNN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并撤了三个相关人员的职,从而使得特朗普的压力得以减轻,能够安排在汉堡与普京会晤。

  如果说在特朗普选举获胜之时美俄双方对“双普会”都有很多期待的话,对这次会晤其实美俄双方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时过境迁,由于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特朗普即便最后能够安然度过“通俄门”的危机,但对特朗普的政治冲击依然不小,现在美国主流精英界反对俄罗斯和普京几乎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标准,特朗普要凭一己之力扭转这种趋势恐力不从心。俄罗斯在经过半年多的观察,尤其是最近半年在叙利亚、朝鲜半岛、乌克兰等外交事务中经历,也已经判断美俄关系恐怕难以得到特朗普曾经宣称的大幅改善。

  2

  “化学反应”说系外交辞令

  内容庞杂会晤延时预料中

  问:原定半小时的会晤,延长到2个小时,普京和特朗普是否像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所说产生了化学反应?

  答: 特朗普和普京的第一次会晤原来安排了35分钟时间,从这个时间安排来看双方本身并没有对会面有太大期望。但是会晤最后延长到了约2个小时,虽然会晤后双方没有召集记者招待会通报信息,但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描述到特朗普和普京产生了化学反应,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兴趣。

  其实细细想来,蒂勒森所谓的化学反应恐怕也是一种外交辞令。特朗普和普京作为互相欣赏的两位政治强人,初次会面自然会有不少互相寒暄和试探的外交言辞和举动,媒体也注意到特朗普并没有向普京展示其招牌动作——“握手神功”,而两人也多次有眼神交流和礼貌性握手。从私人关系而言,两人算是互相正式认识,也对对方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综合判断,从这一点来说,互相有点反应也是正常的。

  从会谈内容和气氛来说,双方就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朝鲜问题、美俄关系问题、尤其是所谓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问题进行了对话。这么多问题原来的35分钟本来就是不够的,延长时间也在预料之中,所以很难就会晤延长到2个小时就得出两人言谈甚欢的结论。蒂勒森的化学反应作为一种外交语言其实可以有各种解释。所以此次会晤,就特朗普和普京两人而言,必然是互相有点反应的,但就美俄关系、尤其是之前各方对此的关注而言,恐怕还是类似惰性气体的互相碰撞,难以发生重大的化学反应。

  3

  会晤成果总体来看不抢眼

  分歧依旧重大问题没进展

  问:会晤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分歧?

  答:此次双普会双方谈及的事务相当广泛,从世界局势到双边关系,包括叙利亚局势、乌克兰局势、朝鲜半岛局势、中东欧问题、美俄双边关系问题、特朗普还专门直接向普京提出俄罗斯是否在大选中干预了美国内政事务的问题。

  总体来看,会晤的成果并不抢眼。一是普京正式向特朗普表示俄罗斯政府没有干涉美国大选和国内政治;二是美国和俄罗斯表示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主义问题上的合作意愿并且同意在叙利亚南部地区实行停火,为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提供良好基础,接下来双方可能商议在叙利亚建立“冲突降级区”;三是双方表示要进行网络安全合作,并共同推动一个网络安全小组。

  至于在乌克兰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美俄双边关系问题上,双方分歧依旧,并没有任何积极的进展,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依然在进行,短期内也看不到有可能取消的可能性,俄罗斯甚至还可能在最近就奥巴马离任前最后的制裁措施和美国查封俄罗斯在美外交资产进行报复,包括驱逐大约30名美国外交官和查封美国在俄外交资产。

  4

  缺乏基础俄美关系难转圜

  个人喜好难拒发展大趋势

  问:俄美关系能否就此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答:“双普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关键还是在于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冷战以后美俄关系一路磕磕碰碰,最终走到今天这个局面,是有着其战略和历史逻辑的。现在美国和西方的政界和舆论界主流认为普京是在领俄罗斯走回头路,俄罗斯已经再次成为西方的威胁,为此普京已经被妖魔化为一个“坏家伙”,任何与俄罗斯和普京的妥协修好都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特朗普试图在美俄战略格局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就扭转美俄关系方向,一是条件根本不成熟,二是触犯了美国主流政界的“政治正确”原则,因而遭到了巨大反弹。围绕“通俄门”对特朗普的政治围攻表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即便特朗普在国内没有遭到巨大阻力,美俄关系迅速好转也没有现实基础。美国不会接受一个新的世界大国俄罗斯,这等于美国丧失冷战成果,而俄罗斯也绝不会甘心做一个地区大国乞求美欧的接纳。近年来西方舆论对普京的妖魔化使得任何西方领导人要和普京重新修好已经很困难。关键还在于美俄双方即便都想改善关系,也很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交易,比如俄罗斯要求美欧承认俄罗斯在前苏联范围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要求北约不要继续东扩,要求承认克里米亚的现实,而这些都是美欧不可能答应的。

  总之,只要美俄两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发生根本改变,两国结构性的矛盾不会消解,两国在地缘政治层面的战略冲突也不会消停,个别领导人的喜恶态度最多只能影响双边关系的气氛,难以扭转两国关系的大势。

  5

  动作频频北约军事压力大

  不甘示弱俄罗斯出手反制

  问:“双普会”后,北约动作频频,俄方反应如何?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否会根据美俄关系变化而改变?

  答:近期,双方各种针对性的军事演习此起彼伏,使得冷战后的欧洲再一次感受到了军事冲突的现实威胁。仅仅在最近两个月,北约就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广大区域上连续组织了3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分别是6月份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举行的“铁狼-2017”和7月份在中欧地区举行的“军刀卫士-2017”以及在黑海地区举行的“海上微风-2017”,参加这些演习的有北约20多个国家,演习几乎在俄罗斯整个西方国境线沿线展开。

  面对北约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俄罗斯也不甘示弱,在今年7月拉上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两个传统盟友在白俄罗斯举行了“斯拉夫兄弟-2017”军事演习,其怒怼北约的态势相当明显。除了各种针锋相对的军事演习之外,双方的军舰和军机之间的各种对峙和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是屡屡出现。在波罗的海、黑海乃至白令海峡等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交界之处,俄罗斯战机多次拦截美国的B52轰炸机、RC135侦察机等,而北约战机也多次拦截俄罗斯的图95轰炸机,北约战机甚至在波罗的海上空跟踪俄罗斯国防部长的座机找来俄护航战机的驱离。

  政治上的对立和军事上的对峙,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冷战以来的最低潮,而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到这种状况会有迅速改善的可能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13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家装之窗
从首次“双普会”看俄美关系发展前景
广告
新民晚报论坛/新民环球A26从首次“双普会”看俄美关系发展前景 2017-07-14 2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