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采用信用模式
分时租赁,俗称汽车共享,是传统小微型客车租赁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
《指导意见》提出,租赁车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并按照相关规定,对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环保检验和报废。按照登记的使用性质对应的保险费率投保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落实身份查验制度,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者应当具备身份查验所需的设施设备,对承租人提供的有效证件查验。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小微型客车租赁发展规划,并纳入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强小微型客车租赁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衔接。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采用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鼓励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私家车的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也是可以从事分时租赁业务的。
着力解决“停车难”
鼓励发展共享汽车,是否意味着共享汽车的数量将爆发式增长?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指导意见给予共享汽车充分的政策发展支持,但要明确共享汽车要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发展。分时租赁汽车与其他集约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形成良性组合,才能有助于减少私人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以及提升整体客运体系的便捷性和效率。共享汽车发展的规模还是要考虑整个城市交通的承受能力,对其他集约化交通方式是一种补充和完善。
许多网友表示,共享汽车最怕停车问题。受停车场地限制,用户只能定点取车还车,影响了使用体验。对此,文件明确,要推进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等交通枢纽营业网点以及客流密集区停车站点建设;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措施,推动租赁车辆在依法划设的城市路内停车泊位停放。
相关链接
上海EVCARD网点将增至7000个
上海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网点慢慢从嘉定汽车城拓展至全市,逐渐“开”进中心城区,“开”到学校、宾馆、景区、开发区。
环球车享运营的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上海的投放量就已超过了3200辆,去年12月底,上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城市。
EVCARD电动车分时租赁采取手机预约、自助取车、异地还车、以时计价、网上付款的商业模式,所有运营车辆采用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以时间计费的方式满足用户短时出行的需求。
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CMO黄春华认为,国内分时租赁市场化已有2年时间,现在正式在国家部委层面鼓励和倡导发展分时租赁,大力推动了行业发展。主管部门不仅需要关注分时租赁的监管和诚信,行业的准入门槛也需要设置,希望规范一些,共享汽车需要规模化和强大的运营能力,强大数据后台的支撑也很关键。未来3年,EVCARD分时租赁网点将增至7000个,投入2万辆EV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