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日本舆论分析认为,民进党的“振兴之路”并不好走,面临诸多“内忧外患”。
任期持续到后年
这个夏天虽然安倍政权遭遇“逆风”,但最大在野党民进党的支持率依旧低迷。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束必铨表示,本次民进党党首选举是在遭遇东京都议会选举惨败,党内议员接连脱党,地方选区补选失败,时任党首莲舫引咎辞职的背景下进行的。
新党首前原诚司现年55岁,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系,曾在培养日本政治新星的摇篮松下政经塾学习。先后8次当选众议员,在民主党执政时期担任过外相与国土交通相。2011年3月6日,因政治献金丑闻辞职。前原2005年曾任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民进党的前身)党首。此后日本政界势力分化重组,此番是他时隔12年后,再次出任如今日本第一大在野党民进党党首。
如果没有意外,前原诚司的党首任期将持续至2019年9月,他目前最大的目标是阻止议员接连退党,走出低迷,打造与首相安倍晋三对峙,有望实现政权更迭的势力。
保守势力占主流
束必铨认为,前原诚司代表的保守派获胜,意味着民进党内目前保守势力占据主流。此次选举结果意味着民进党内偏左路线的终结,党内保守派与自由派重新回归对决。
在政策主张方面,前原提出“所有人为所有人”的口号,强调重新考虑与日本共产党的选举合作以及通过消费税增税确保永久财源。从政以来,前原的主要政策主张被认为保守色彩浓郁:主张修宪,重视日美同盟,对华强硬等等,曾因一些“鹰派”言论招致争议和批评。
弱势局面难改变
束必铨认为,民进党新党首面临的党内形势依旧严峻。“选举本身难以改变民进党作为弱势在野党的存在,如果不能很好团结党内势力,或造成党内进一步分裂。”
据日媒报道,前原将立即着手研究党高层人事,力求尽快成立新领导层。在接下来的政治日程中,预计于本月底召开的临时国会、10月22日投票的众议院三次补选,将被视为民进党逆转局面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束必铨指出,预计前原将改变莲舫时期与执政党截然对立的立场。“不会为了反对而反对,前原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为避免被过度孤立,作为在野党的民进党今后与执政党在某些议题上不乏协调合作的可能。其中,民进党与执政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并没有在内政领域那样显著。“民进党未来会与执政党在分歧小的领域展开合作,同时在内政方面会有分歧,用以突出其存在感。”
有分析认为,前原的政治理念实际上与执政的自民党十分接近。前原再次站到政治前台,会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当前的政治生态,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报记者 吴宇桢 实习生 常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