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男子佩剑团体夺冠背后的故事
~~~——上海男子佩剑团体夺冠背后的故事
~~~——上海男子佩剑团体夺冠背后的故事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4个帅小伙 17年兄弟情
——上海男子佩剑团体夺冠背后的故事
李元春
■ 上海队选手何伟在第三局连拿9剑
■ 上海队四剑客庆祝夺冠 本版图片 新华社
  心若在,梦就在。在连续两届与冠军擦肩而过之后,昨晚上海男子佩剑终于夺得全运会团体冠军。比分定格时,4个小伙子仰天长啸,这一刻,他们足足等了17年;这块金牌背后,是17年的兄弟情。

  “今天我真的太激动、太开心了,这个冠军我们等了整整4年。”队员何伟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的队友肖烨巍就连忙打断了他,“怎么会只有4年,是17年!”

  何伟、陈昊聪、肖烨巍加上刘星宇,上海男子佩剑队的4个帅小伙儿。从13岁起,何伟、陈昊聪和肖烨巍就在少体校开始了自己的击剑生涯,此后三人就再也没有分开过,过去的两届全运会,他们连续与冠军擦肩而过拿到银牌,这一次,终于没有再让金牌从自己的指尖溜走。

  “走上赛场,我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打好每一剑,因为这每一剑都有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剑。”何伟说,本届全运会之后,他和陈昊聪、肖烨巍就有可能退役,所以他们格外珍惜这次最后的拼搏。从开局4比10落后,到一剑一剑追回差距,到反超比分,再到锁定金牌,冠军之路绝非坦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何伟,他在第三局比赛中连拿9剑,帮助上海队将比分从4比10追到13比15,为最终的逆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比赛开始前,大家都做好了最困难的准备,我们预料到了可能会有比分落后、交替领先等各种情况。虽然我上场时比分上落后得有点多,但我一点都不紧张,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我们,那就是一定能够把这个差距一剑一剑拼回来!”赛后何伟激动地说,“其实不只是我,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拼出来了,17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陈昊聪也补充说,如果说这次比之前两次全运会要多了一些什么的话,他觉得是多了一种信念:“17年的朝夕相处,不仅让我们成为了好兄弟,更让我们拥有了一种相同的气质和自信,也正是这种东西让我们在比赛中可以忘记所有畏惧,一往无前!”

  这是一个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团队,队中年龄最小、1992年出生的刘星宇说,他从三个大哥身上学到了很多:“大家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觉得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像他们了。我知道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大哥们都会在背后撑我的。”

  对于队员们来说,这是一次17年的等待,而对主教练荀黎煜来说,这是他参加的第七届全运会,早在1997年进行的八运会上,他和队友们一同拿到了男子佩剑团体的金牌,但从那以后,这块金牌就与上海无缘整整20年。

  作为运动员,荀黎煜拿到过全运会冠军,这一次作为教练,他又一次体会到了20年前的那种激动和喜悦:“从少体校、上海队、国家队再到今天的全国冠军,我看着他们从孩子到成年再到成为父亲,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今晚,他们将击剑运动的美、品质和魅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正是依靠他们的努力,上海佩剑终于又一次走向辉煌。”

  记者 李元春(本报天津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影视/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际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4个帅小伙 17年兄弟情
上海组合“尝鲜”成赢家
孙杨失金宁泽涛缺席
新民晚报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A094个帅小伙 17年兄弟情 2017-09-02 2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